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那些“活着”的博物馆展品
首页 > 旅游频道> 今日头条 > 正文
[责编:陶媛]

广西:那些“活着”的博物馆展品

[责编:陶媛]来源:新华网2021-05-19 11:19

24小时热图
  • 中法人文合作发展论坛在巴黎举行。

  • “五一”小长假旅游消费旺。

  • 天津增加充电设施供给,续航“五一”返程高峰。

  • 第二届“京津冀协同发展杯”公路自行车赛开赛。

  拼版照片:上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的织锦机(5月18日摄);下图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湘光在用织锦机织壮锦(2018年4月24日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记录下这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其身影的展品,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切存在。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的绣球(5月18日摄);右图为在广西靖西市新靖镇旧州街,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肖琴(右)向儿媳妇赵金玉传授绣球的制作技艺(2018年5月15日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记录下这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其身影的展品,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切存在。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的白裤瑶儿童打陀螺的场景(5月18日摄);下图为在广西南丹县“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里湖王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两名白裤瑶小朋友在打陀螺(2020年8月7日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记录下这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其身影的展品,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切存在。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拼版照片:左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的壮族天琴(5月18日摄);右图为在广西南宁市三街两巷,一名天琴艺人在壮族天琴艺术展演中表演(4月16日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记录下这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其身影的展品,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切存在。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的壮族民居模型(5月18日摄);下图为广西百色市田阳区五村镇巴某村壮族民居(无人机照片,2020年6月4日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记录下这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其身影的展品,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切存在。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的瑶族黄泥鼓(5月18日摄);下图为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六巷村下古陈屯,一名村民在跳黄泥鼓舞(2018年8月1日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记录下这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其身影的展品,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切存在。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的一件红瑶服饰(5月18日摄);下图为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金坑瑶寨,当地瑶族同胞在红瑶“晒衣节”上晾晒的瑶族服饰(2014年7月2日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记录下这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其身影的展品,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切存在。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的广西宾阳县舞炮龙场景(5月18日摄);下图为广西宾阳县群众在舞炮龙闹新春(2017年2月7日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记录下这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其身影的展品,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切存在。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的侗族风雨桥模型(5月18日摄);下图为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风雨桥(2016年12月7日摄)。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使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记录下这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仍然可以见到其身影的展品,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切存在。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