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技赋能 精美石刻活起来
首页> 旅游频道> 智慧旅游 > 正文

科技赋能 精美石刻活起来

来源:中国旅游报2023-08-30 09:57

游客在大足石刻宝顶山的释迦牟尼涅槃像前游览 瞿波 摄

  洞见中国,天下大足。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近日在重庆市大足石刻景区举办,来自世界多国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就各国石窟寺保护中遇到的共性难题进行交流探讨。

  近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坚持宝顶山引领,“五山”联动的发展格局,把保护好、研究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足石刻作为工作重点,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活起来,取得显著成效。今年1月至6月,大足石刻景区接待游客58.22万人次,同比增长272%;门票收入4323.39万元,同比增长287.9%。

  完善保护机制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所有石刻造像的总称。1999年12 月,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足石刻集佛教、道教、儒家造像艺术精华于一身,以鲜明的“中国化”特色,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代表着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高峰。

  “大足石刻的75处石刻造像群、5万余尊石刻造像大多开凿于山岭之间、崖壁之上,地质和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因素众多,对这些造像的保护修复一直都是国际性的难题。”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蒋思维介绍,大足石刻建立了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抓总负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大足石刻保护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宝顶山千手观音造像开凿于南宋年间,是中国最大的集雕刻、彩绘、贴金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被称为“国宝中的国宝”。历经800多年岁月的侵蚀,千手观音造像“病入膏肓”,光残缺就多达440处,急需修复。

  2008年5月,国家文物局将千手观音像抢救加固保护列为国家石质文物保护的“一号工程”,由国内十多家科研机构的文物专家组成团队,对宝顶山千手观音像进行前期勘察研究、试验及修复,并于2015年完成。

  “这个工程开创了我国多学科联合开展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修复的先河,在我国文物保护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大足石刻研究院保护工程中心主任陈卉丽说,“千手观音像的修复过程共有100多名工作人员参与,历经3200多个日夜,投入各类修复材料约一吨,为同类文物的修复提供了有益借鉴。”

  “长期以来,大足石刻的69处中小石窟因多种因素导致总体保护状况堪忧。”蒋思维说,“2020年9月,我们启动了中小石窟寺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制定了大足石刻中小型石窟保护3年工作计划,全面改善了中小石窟文物保护管理现状,让中小石窟得以‘益寿延年’。”

  强化科技支撑

  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大足石刻安全技术防范中心、大足石刻监测预警中心、大足石刻数字展示中心……一个个专业保护平台的建立,让大足石刻的文物保护工作从被动保护向主动保护转变、从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并重转变,使得大足石刻原真性得到有效维持和展示。

  “大足石刻保护工作十分注重科技力量,在文物勘查研究的过程中引入其他学科,推动保护工程、保护项目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蒋思维介绍,大足石刻研究院对石刻病害检测、岩体稳定性评估、保护修复新材料、智能监控等关键技术开展攻关,先后建成多个文物保护科技平台,全面提升了对石窟寺的保护能力。

  由于地处西南高温高湿环境,影响大足石刻保护与存续的最大隐患是水。宝顶山大佛湾的释迦牟尼涅槃像,俗称“卧佛”,开凿于南宋年间,长达31.6米,是大足石刻造像中体量最大的。水害问题一直威胁着“卧佛”的安全。

  在实施“卧佛”治水工程时,大足石刻研究院开展了“卧佛”区域微环境监测、地下水监测、文物表面渗漏水监测等各项监测工作,为项目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我们有针对性地实施了灌浆参数监测、地层抬动监测、施工震动监测等各种预防性监测。这些数据不仅指导并优化了施工方案,确保了文物安全,同时也为工程质量的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蒋思维表示,工程后期经监测,“卧佛”大部分渗漏点不再渗水,造像的盐析现象明显减轻。

  “大足石刻研究院还建立了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平台,通过前端各种传感设备采集的气象、岩体稳定等数据,建立起变化可监测、风险可预报、险情可预控、保护可提前的大足石刻监测预警体系。”蒋思维介绍,截至目前,平台已采集数据480万条,及时预警处理造像失稳、渗水、风化等隐患3139个,实现了石窟寺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合理利用

  近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通过改善景区基础设施、提升展示利用水平、开展对外展览交流以及提高景区数字化水平,持续推动大足石刻“走出去,活起来”,向更多的市民游客展现大足石刻的独特魅力。

  “现在每年有游客100万人次来大足石刻游览,文化遗产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长刘贤高介绍,大足石刻研究院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合理进行旅游开发。“景区的游客中心从山上搬到山下,共搬迁了3次,就是为了妥善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画面特别清晰、真实,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视觉冲击力很强,画面很震撼。”在景区数字展示中心看完8K球幕电影《大足石刻》的游客说。

  “《大足石刻》是一部可以‘躺着’看的电影,该片采用‘实景拍摄+CG动画’的制作方式,把大足石刻实物转换成8K超高清的数字模式,充分展示出大足石刻的超高艺术价值和丰富文化内涵,为游客带来超强视听体验。”刘贤高说。

  今年5月,大足石刻与科技企业合作打造了“云游·大足石刻”元宇宙文博项目,通过全场景视觉呈现和实时光线追踪等技术应用,让游客在云端体验多种实时参观互动。

  “‘云游·大足石刻’项目将文物复刻到云端,实现了文物从线下文旅资源向线上文化资源的转化,有助于大足石刻形成‘线下旅游,线上云游’的新业态,也有利于文物资源的永久保存。”刘贤高表示,大足石刻研究院准备将该项目打造成为石窟寺景区在云端复刻的典型案例以及“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数字文旅项目。

  蒋思维表示,下一步,大足石刻研究院将坚持找准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的最大公约数,持续推进智慧景区和智慧博物馆建设,加快推动巴蜀石窟博物馆、大足石刻学院、宝顶书院和宝顶讲堂等活化利用项目,实施宝顶山、北山景区快速通道建设等提升工程,推动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和宝顶山小佛湾石刻景区陆续向公众开放,将大足石刻打造成游学、研学、参学和孝廉文化的教育示范基地,给游客以互动性、沉浸式的全新感受和体验,让公众在文化体验中增长知识、感受历史,全面提升大足石刻面向国际、走向世界的能力。(本报记者 徐晓)

[ 责编:陶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法国青年与贵州“双向奔赴”

  • 牧草种质资源首次太空舱外暴露实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2024-04-20 17:03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