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华全媒+|榆林是个好地方
首页 > 旅游频道> 大千世界 > 正文
[责编:陶媛]

新华全媒+|榆林是个好地方

[责编:陶媛]来源:新华网2021-09-17 18:18

24小时热图
  • 习近平会见摩洛哥王储哈桑

  榆林市老城区及城墙(9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榆林建城历史悠久,老城至今仍被古城墙围绕着。

  榆林,一块富有魅力且充满希望的热土。

  这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城、黄河在这里交汇,大漠草滩、黄土高原在这里交界,农耕文明、游牧文化在这里交融。长城的陶冶、黄河的洗礼使榆林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块文化福地、资源宝地。

  这里红色资源丰富。从早期党组织创建到革命根据地建设,从抗日战争的后方保障到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以及《东方红》《沁园春·雪》的诞生等,中国革命在榆林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光辉印迹。

  这里是全国首个干旱半干旱沙区国家森林城市。治沙70余载,原本有着“驼城”之称的榆林,森林覆盖率从0.9%提高到如今的34.8%,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明沙已经难觅踪影。

  这里资源富集。西煤东运的源头、西气东输的腹地、西电东送的枢纽,榆林依靠能源创造了亮眼的发展“奇迹”。面对经济高速发展,这里却下决心淘汰落后煤炭产能,出台生态修复工作方案,保护“母亲河”,恢复“榆林蓝”。榆林市的转型发展实践再次启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榆林,魅力无穷;榆林,活力无限。

  站在“十四五”新起点上,榆林蓄势待发。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9月12日无人机拍摄的流经榆林神木市万镇的黄河。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榆林市榆溪河生态长廊(2020年5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如今,走进榆溪河生态长廊,河道蜿蜒延伸,两侧花草幽香,市民或在林荫小道漫步,或驻足欣赏美景,这条曾经污染严重的河水如今成了市民的“网红打卡地”。新华社记者陶明 摄

  游人在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革命旧址参观(9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榆林市榆阳区金鸡滩一家煤矿正在生产(2014年10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1998年7月,榆林市定边县帮助入股治沙的群众在沙地里打出多眼多管井(新华社记者陶明摄);右图为:2020年5月30日,石光银在自己治理的林子里捡到一根野鸡翎。他以联户治沙的方式,带领村民将25万亩沙地变成了绿洲(新华社记者刘潇摄)。几十年来,榆林人民坚持“南治土、北治沙、全域治水”,生态状况呈现出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新局面。新华社发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1998年8月,榆林市靖边县郭成旺老人带着曾孙行进在沙漠中。老人希望子子孙孙植树造林,直到沙漠都变成绿洲;右图为:2020年5月22日,99岁的郭成旺老人(左)与孙儿郭建军抱着当年栽下的第一棵杨树,向参观者介绍当年植树的情景。1984年,郭成旺承包了离家10公里处的荒沙地,带领全家常年吃住在沙地的简易房里,为4.5万亩沙漠披上了绿装。新华社记者陶明 摄

  榆林市北郊的镇北台见证着毛乌素沙地由黄变绿的逆转和榆林城的变迁(9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解放初期,榆林市仅残存60万亩天然林,林木覆盖率只有0.9%,形成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历经70多年坚持不懈的治沙造林,全市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半固定,让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大大推进。新华社记者陶明 摄

  这是在红碱淖鸟岛上繁殖的小遗鸥(6月3日摄)。伴随毛乌素沙漠的治理,红碱淖周边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使得在这里栖息繁殖的遗鸥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加,成了遗鸥的乐园,遗鸥在这里觅食嬉戏、孵化后代。新华社记者陶明 摄

  游人在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游览拍照(7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总面积达37平方公里,有黄土峰林地貌景观、第四纪地层剖面、沙漠地貌和古生物化石四大地质遗迹,成为人们科普教育及休闲好去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