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刷脸"执法是否侵犯隐私? 闯红灯要整治到底

2018-05-15 10:09 来源:人民日报 
2018-05-15 10:09:13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责任编辑:赵艳艳

  “凑足一波就走,不管红灯绿灯”,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的交通乱象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近期,一些地方采取“刷脸”执法,以期根治这一“顽疾”。北京市通州区试点推行了实时抓拍、循环播放的高科技系统;深圳市则启用了“智能行人闯红灯取证系统”,实现从管车到管人的转变。目前,“刷脸”执法等高科技手段处于试行阶段,这一做法在显现出较高效率的同时也引起了关于隐私的担忧。

  “刷脸”执法引发关注

  “干外卖这行,时间是最要紧的。碰到路口,不管红灯绿灯,但凡能过就过了。现在电动车都没有证,拍也拍不着,交管部门上哪儿查去呀?”一名李姓外卖配送员说。不过,在深圳,这样的想法可能行不通了。

  近日,深圳交警在国内率先推行“刷脸”执法,即利用高清设备拍摄行为人违法过程,并对行为人脸部特征进行人像比对,通过人工审核后确定违法行为人身份信息,作出处罚。

  据深圳市交警局局长徐炜介绍,天气和光线变化等室外因素基本不影响取证,设备的算法和算力等软硬件条件能够支持对侧脸、低头、遮挡、逆光、高亮度、高人流密度等的识别。“非机动车即使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行进,我们也能够进行有效的抓拍识别。”

  “您已闯红灯,请退回停止线内!”北京市通州区九棵树东路和梨园北街十字路口4月起装上了实时抓拍的高科技设备,只要行人抢行或者闯红灯,人行道一侧的喇叭就会发出这样的语音提示,路口西北角的大屏幕还实时播出行人闯红灯的画面。

  “这套系统效果挺好。有些年轻人不注意往前一走,系统一报‘闯红灯’,他就退回来了。”在路边执勤的辅警翁成武对笔者说。

  高科技手段整治闯红灯乱象有着现实背景。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每年的交通事故中,53%的致人死亡交通事故是由行人和非机动车过马路闯红灯引起的,这已经成为交通安全的主要杀手之一。除了北京、深圳两地,全国不少地方也相继推出整治闯红灯乱象的高科技手段。在江苏宿迁、陕西西安等地,一些车流、人流密集的路口安装了人脸识别抓拍系统,有的还设立了行人非机动车的教育处罚站,以规范交通秩序。

  “当前各地利用高科技治理闯红灯的探索有积极意义,这对于提高执法效率、减少违章发生都是有益的。”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对本报表示,这些不同地方的探索和摸索,不管是技术手段还是惩治手段,过去是没有先例的,所以在一定时期里引起大家的探讨也是值得鼓励的。

  高科技手段重在规范

  高科技手法看起来“炫酷”,收效怎么样呢?

  以深圳市福田区新洲莲花路口为例,数据显示,该路口启用这一系统半年后,行人闯红灯违法行为从每小时约150宗,下降到每小时8宗。笔者多地探访得知,路口的提示或抓拍设备会在一定程度给行人以心理警示,从而降低闯红灯的概率。“以后过马路要更当心了。”一位深圳市民说。

  “高科技执法是一种发展趋势。完全依靠人工进行违章行为管理耗用了很多人力,而且覆盖范围有限,也就意味着会存在大量的监督空白区域。现在依靠机器追踪、人脸识别,可以准确地捕捉行人在道路空间的运行轨迹,精准执法,为违规违法行为的惩治提供了依据。”陈艳艳说。

  这类高科技手段绝大多数仍在试行阶段,只在部分路口推行,这其中有成本等多方面的考虑。陈艳艳分析,技术成本是阶段性问题,未来高清视频、摄像头的价格将不断下降,成本不会是核心问题。目前来看,高科技执法还是示范性更强一些。

  一方面,很多行人还不知道这一做法。在深圳工作的白领王强就发现,在深圳市龙华区人民路与宝华路路口,一次红灯期间(50多秒钟),单条人行道上仍有10人左右闯红灯。“这是一个人流量很大的路口,大家容易凑齐一波人一起闯红灯。这里有大屏幕和拍摄设备,但毕竟是刚装上,估计多数人还不知道。”王强说。另一方面,引入高科技手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规范交通秩序,不是为了惩罚。专家分析,这也意味着“刷脸”执法等尝试短时期不太可能规模化推行。

  采用新技术也要同步立规矩

  “刷脸”提高了执法的精准度,随之也引发了关于隐私保护的争论。再加上一些地方实行或计划实行闯红灯个人信息曝光、闯红灯与信用状况挂钩等措施,更加剧了人们的担心。

  对此,深圳方面回应称,“刷脸执法只是一种取证手段,类似于对机动车识别车牌,有专门的管理系统,并不是将违法信息向社会公布,不会公布交通违法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也不提供查询,只有在当事人有异议的情况下才能查看相关违法信息。”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则建议相关的信息收集和曝光行为应该让公民事先知情并征得同意。“‘刷脸’执法的前提是完成对行人的信息收集,将信息整合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并且与既有的公民个人信息数据库比对。这种做法不仅成本巨大,而且确实对公民隐私保护有所影响。”朱巍对本报表示。

  “刷脸”执法引起关注,一个更大背景其实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日益向消费者索取更多的个人精准信息,包括面部、指纹等生物信息。无处不在的信息搜集和时有发生的信息曝光,触发了更多关于隐私得不到保护的焦虑。专家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相关机构,如交管部门、教育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等,还是大量的商家,如网购、外卖企业等,几乎每天都在搜集大量信息。过去,这种信息以静态为主,如个人基本信息、家庭基本状况、居住及财产状况等等。现在,“刷脸”执法等做法则扩展到动态信息,掌握了诸如行为轨迹等敏感信息。一些人因而觉得紧张是正常的。

  朱巍表示,社会管理采用新技术,同时要立好规矩、划定红线,加快研究并制定有关保护个人数据安全的法律法规。在此之前,公民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意自我保护,比如不随便透露微信账户,不轻易尝试新的支付方式。企业也应该尊重用户的知情权和退出权利,比如在消费者删除账号后不再使用其相关数据。管理机构也应处理好管理与保护的关系。

  (李婕 张研)

[责任编辑:赵艳艳]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