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旅游频道> 今日头条 > 正文

长治故事多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08-12 10:1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车辆在“太行天路”上行驶。

  新华社记者 詹 彦摄

  我这是第二次来山西长治,原本是想仔细看看这段壮美的太行山。

  从平顺县到黎城县的这段“太行天路”不宽,经常是从山巅盘旋至谷底,又由谷底曲折回绕至山巅,能从各个角度展示这幅长达数十公里的“北派山水”画卷。有时候我蓦然发现,公路居然是沿着山脊修建的,可以左右观赏两侧的重峦叠嶂。我在想,没有公路的时候,人们要从这样的大山里走出去,得经历怎样的艰险,于是,我便联想到了上古神话。

  女娲补天

  不论是从考古发现,还是根据地质地貌的考察结果判断,长治及其周边地区都应该属于华夏文明发源地,华夏儿女或许正是从我看到的太行山中走出来。这次历史性的演变,我们从上古神话中能够找到线索,例如“女娲补天”的传说,很可能就发生在这段最美太行的绝壁、沟壑与丛林中。

  “女娲补天”应该是发生了巨大的自然灾害,传说中的情形是天塌地陷,暴雨洪水,猛禽野兽伤人。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用当代科学的观点看,这些现象应该与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或者小行星撞地球这样的天体运动有关。

  神话传说中认为,“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但我认为,女娲“炼五色石”并非真的补天,而是她改进了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烧制技术,开始烧制陶片甚至类似砖瓦的建筑材料,并将这些颜色各异的陶制材料与石块、灰泥相结合,用来改善住所,使其坚固保暖,且能够抵御野兽侵害。同时,不再漏雨的住所也能够给采集来的种子类食物提供良好的仓储条件,让珍贵的食物能够保存到大雪满山的冬天,使部落中不至于饿死人。

  女娲的这一行动意义非凡,因为面对生存环境恶化的现实,她并没有选择祖先惯常的“迁徙之路”,而是选择了不屈服和抗争,主动寻找解决办法,这便避免了迁徙过程中人口的大量损失,同时提高了整个氏族乃至整个华夏地区人类的生存技能。

  居住条件的改善,让人们在夜晚或是在漫长的冬季开始渴望“文艺生活”,于是后人说女娲发明了乐器和音乐,有人开始以此讲述祖先的故事,这些都是物质生活进步对文化生活的自然引导与推动。由于女娲在历史关键时期的作用,也可能是许多女首领的功绩在传说中慢慢集中到女娲这一个人身上,后代子孙在传说中丰富并神化了这个形象,女娲因此被称为“娲皇”“大地之母”。

  神农尝百草

  清晨我离开岳家寨的悬崖民宿时,早餐中有武乡小米饭和黄黏米面做的油糕,这是长治的传统美食,非常充饥,直到中午我还没感觉饿。这些食物不由得让我联想到炎帝,也就是著名的“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这个故事也应该发生在太行山一带吧。

  当时人们为什么会由采集狩猎生活转向农耕生活呢?我认为,“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背景应该是地球处于“小冰河期”。

  一方面,这是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一些重大的社会演变,其推动力往往是巨大的自然灾变;另一方面,小冰河期的周期性与华夏民族由采集狩猎的社会向农耕为主的社会转化,在时间上大概率是重合的。极端灾害造成大面积饥荒和人口锐减,就在这个时候,“神农氏”出场了。

  “神农尝百草”是对华夏民族农耕社会建立过程的一个庄重的比喻。神农氏最重要的作用,是他将部落带出太行山,走向有利于耕作的平原和盆地,同时选育耐寒耐旱的粮食作物品种,革新耕作工具,改进耕作方法,提高粮食产量,于是,农作物便成了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也因此而改变。

  那么神农氏怎么成为“炎帝”的?我认为,后代人将他尊奉为神明时选用这个名字,可能的含义是“带来饱暖的首领”。炎帝带领部落民众进入平原地区之后,推动了华夏农耕文明的进步,所以说,称他为“帝”,是后代子孙对祖辈英雄的推崇与纪念。

  后羿射日

  此行是我第一次参观著名的黄崖洞,立刻被震惊了,只见两座高耸的红色砂岩绝壁中间夹着一条狭窄的深谷,夕阳残照落在红色砂岩斧劈般陡峭的崖壁上,大片的红色摄人心魄,由此让我联想到第三个上古神话“后羿射日”。

  根据传说和史籍推测,尧帝和后羿生活于公元前2400年前后。世界考古发现也已证明,这一时期暴发了全球性的大旱灾,并且持续多年。这场自然灾害的后果是,埃及古王国走向衰落,古埃及文明进入长达二百多年的分裂与饥荒阶段;两河流域最早的苏美尔人文明分崩离析,国破人散;起步较晚的古印度文明此时刚刚进入印度河流域时期,虽然目前还没有关于印度河大旱灾的考古发现,但那里早已经变成荒漠了。

  同样遭受大旱灾的华夏文明又是怎样的状况呢?我认为,“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是人们对长达十年的大旱灾最形象的比喻,而“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则是将华夏民众全力抗旱,成功自救的事迹,集中在一位英雄人物身上,因为,只有像“后羿射日”这种简洁有力的英雄故事,才便于在缺少文字纪录的时代口口相传,励志育人。

  从长治回来后我一直在想,中华文明中出现的几乎所有的“神”,都是由后人演绎出来的,这种由人来“封”神的文明在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我们的神话传说所传达的核心信息,并不是宗教式的“人由神造”或“命由天定”,而是讲述人类面对自然灾害与外部危机时的不屈服和努力抗争,主要是对祖先的纪念和对英雄的崇敬,是对人性至善的追根溯源。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上古神话保存了中华文明独特的民族精神,长治乃华夏文明的精神故乡之一。

  (龙一,本名李鹏。代表作有《地球省》等中长篇小说,其中《潜伏》《借枪》《代号》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播出。)

[ 责编:李汶键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乌伦古湖冬捕开始

  • “蛇展”迎蛇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