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旅游频道> 今日头条 > 正文

千年碑林焕发新光彩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05-17 09:28

  西安碑林博物馆外景。

  张翰表演舞剧《碑林华章》。

  留学生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体验拓印。

  观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体验AR互动书法。

  古朴的院落里石碑林立,碑上历经沧桑的文字诉说着历史,赓续着文脉。不久前,陕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馆借“世界读书日”的契机,举办系列活动,传播碑林文化。

  “我们希望通过创新的形式,吸引公众走进博物馆,感受生动的文物、鲜活的历史,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影响力。”西安碑林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贺华说。

  守护碑林宝藏 做好当代传承

  “亲眼见到《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石台孝经》这些国宝级文物,非常震撼!我还第一次体验了拓印,这让我对书法更感兴趣了。”活动参与者陈萌说。

  中国书法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石刻,而西安碑林是中国最大的石质图书馆和中国书法艺术宝库,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公元1087年,北宋漕运使吕大忠将《开成石经》《石台孝经》等石碑迁至“府学之北墉”,即如今西安碑林所在地。同时迁来的还有颜真卿《颜氏家庙碑》、褚遂良《孟法师碑》、柳公权《玄秘塔碑》等书法名碑,西安碑林初具规模。

  在这里,这些文化瑰宝得到了很好的修缮和保护。史料记载,在西安碑林,“凡石刻而偃者仆者,悉辇置于其地,洗剔尘土,补锢残缺,分为东西次比而陈列焉。明皇注孝经及建学碑则立之于中央,颜、褚、欧阳、徐、柳之书,下迨偏旁字源之类,则分布于庭之左右。”

  1944年,当地以古老的碑林为基础,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出一座集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于一体的艺术博物馆。历经多年发展,成为如今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博物馆现藏文物1.1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有19组134件。

  “西安碑林保存了自汉代以来的碑石、墓志等3000余件,对研究中国书法意义非凡。”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王庆卫告诉记者,碑林集中了历史上诸多杰出书法家的传世名作,字体全、质量精、数量多。“例如东汉隶书《曹全碑》,是现存汉碑中最秀美的佳作;还有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颜真卿等人的楷书珍品,张旭《肚痛帖》、怀素《草书千字文》等草书名作,李阳冰篆书《三坟记碑》等。这些珍贵的碑刻,都是当今研习书法的范本。”

  “面对这样一座碑刻文化宝库,我们有责任在当代做好传承、保护和弘扬。”贺华说,“石碑见证了成百上千年的时光,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艺术价值。只有融入时代、不断创新,西安碑林博物馆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吸引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走进碑林的艺术殿堂,深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贺华介绍,此次活动采取线下与线上结合的形式。在线下,邀请青年学生到博物馆内体验拓印,感受AR互动书法,聆听《石台孝经》《魁星点斗》等文物的详细讲解。在线上,与国风游戏《新倩女幽魂》跨界合作,推出虚拟舞剧《碑林华章》,把多件碑林文物数字化,以新颖生动的形式进行网络传播。

  借力“互联网+” 创新文博产品

  虚拟舞剧《碑林华章》以民族舞蹈为载体,利用数字化手段,演绎了明代金石学家赵崡保护、修复石碑并与时间、自然和偷盗者对抗的故事。

  在水墨色调的背景中,静立着西安碑林的多座石碑。身着青衣的舞者翩若惊鸿,仿佛一支毛笔在纸上挥毫泼墨,自由洒脱。舞到中段,画面变为彩色,音乐陡然激烈,由主舞者饰演的赵崡开始与偷盗者搏斗。高潮处,一束强光照亮了舞者身后的石碑,象征着传承文脉的信念激励赵崡取得了胜利,勇敢前行。这段5分多钟的舞蹈短剧情节跌宕、画面精美,在游戏《新倩女幽魂》中通过数字化形式呈现后,受到许多玩家好评。“太有新意了!”“没想到能用传统舞蹈来演绎书法,中国风最牛!”

  “去年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火爆,让大家发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可以和舞蹈结合得这么好,产生‘1+1>2’的文化传播效果。那么书法和民族舞蹈的结合会怎样呢?这就是《碑林华章》最初的创意来源。我们邀请《只此青绿》的舞者张翰来饰演主角赵崡,再运用数字技术打造出这款创意产品。”贺华介绍。在她看来,虚拟舞剧营造的场景让观众很容易沉浸其中,直观地感受书法韵味。“比如舞剧中有个画面是一滴水落在平静的池面上,立刻让我联想到关于王羲之的著名典故——临池学书。对不同的人来说,优美的舞蹈画面能激发不同的感受。当代青少年大多习惯了快节奏、碎片化的接收信息方式,可能没有很多机会去接触传统书法。但如果在游戏场景中看到碑林元素的画面,看到以书法为主题的舞蹈这么美,也许会被这种新的表现方式所吸引,激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近年来,西安碑林博物馆不断探索,利用“互联网+”让文物活起来。比如完善“数字碑林”建设,通过线上展览、线上教育课程、新媒体直播等形式,向公众介绍馆藏珍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家好,我是白雪松,今天就讲两分钟。”这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特级讲解员白雪松录制短视频的标志性开场白。从走进电商直播间为西安碑林博物馆“带货”,到成为短视频平台的文博类“网红”,再到登上《国家宝藏》等电视节目,白雪松以诙谐幽默的讲解,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西安碑林。

  白雪松最火的一场直播,收获超过500万次点赞。有粉丝说,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直播间,开开心心就把知识学到了。白雪松认为,“互联网+”为博物馆文化传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在线下做讲解,一次有十几个人听。但如果在线上讲一场,可能有几十万、几百万人听,传播效果肯定更好。”

  未来,西安碑林博物馆还将继续深挖馆藏资源,让文物以多种形式走近大众生活,让古老碑林在当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开展国际合作 推动交流互鉴

  西安碑林不仅是中华文化宝藏,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馆藏《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一件意义非凡的珍品。它记录了中国唐代与世界文明交流互动的历史,与埃及的罗塞塔碑、约旦的摩押碑和墨西哥的阿兹特克授时碑并称为“世界四大名碑”。

  “石碑石刻承载着古代文明的记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与世界交流互通的见证。”王庆卫说,“中国书法在世界文化特别是东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西安碑林博物馆多次与国外的博物馆、研究机构等合作办展,推动中国书法文化走出去。”

  2015年,西安碑林博物馆与韩国国立忠北大学(清州)联合举办中韩书画家邀请展,展出西安碑林博物馆13位书法家的51幅书法作品和韩国书画家的35幅作品,并出版作品集。2019年,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一对大型石刻文物“东汉双兽”远赴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在两地相继举办的“秦始皇兵马俑:永恒的守卫”展中亮相,向海外观众展示中国秦汉时期精湛的雕塑技艺。

  此次“世界读书日”的线下活动,西安碑林博物馆邀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多名留学生参加,为他们提供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契机。

  “虽然在博物馆待了五六个小时,但我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完全没看够。”来自土耳其的韩迪格,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他告诉记者,自己一直对汉字抱有浓厚兴趣。“我知道汉字有悠久的历史,有时候很想知道一个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同一个字会有多种不同的意思。这次见到这么多石碑,看到上面刻着很多古代汉字,我非常激动。虽然这些古代汉字有70%我都看不懂,但我想坚持学习。希望下次来碑林,我的中文水平更高,能看懂更多。”

  “参加这次活动,我认识了中国古代的许多石碑、墓志,也了解了很多书法家的历史故事。”土库曼斯坦留学生白珊珊告诉记者,她最喜欢的是拓印体验环节。“我把自己印的那幅字拿回来了,它太美了!我会把它装裱起来,一直珍藏。”

  “如今,越来越多外国人学习中文,尤其是很多留学生,有强烈的愿望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愿意为他们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也希望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西安碑林承载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为文明交流互鉴做出贡献。”贺华说。(李贞)

  本文图片均由西安碑林博物馆提供

[ 责编:陶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深化"千万工程" 建设未来乡村

  • 世乒赛:孙颖莎女单夺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5月26日,山东莒县招贤镇武家曲坊村幸福食堂外,老人们正在排队用餐。
2023-05-28 21:45
2023年5月25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银龄工作室洛河镇驿站,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们研习伞画。
2023-05-26 16:36
2023年5月24日,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松宗镇龙亚村,绿色的青稞、特色藏族民居、周边茂密的树木、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
2023-05-26 10:02
2023年4月29日,湖北省襄阳市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一期汉水文化珠链区正式开园。
2023-05-25 10:56
2023年5月24日,山西师范大学举办了以“重塑心秩序,青春再启航”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2023-05-25 10:36
2023年5月23日,俯瞰长江江苏省张家港段岸边田野,金色的麦田与大桥、民居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丰"景图。
2023-05-24 10:09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据科研监测数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制定合理的保护计划,保护区物种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恢复,成为鸟类乐园。
2023-05-22 10:00
5月19日,2023中国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在盐城市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开幕。
2023-05-22 08:49
2023年5月17日,在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曾被认为野外功能性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郁金香。
2023-05-19 14:14
近年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绿水青山城市生态环境,湖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苍鹭、白鹭等多种水鸟在湖岸繁衍生息。
2023-05-17 18:06
5月16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职教活动周暨“未来工匠”读书行动启动仪式在该市苏雅拉广场举行。
2023-05-17 10:33
2023年5月15日,初夏时节,新疆库尔勒市孔雀河湿地内生机勃勃,花卉、树木、桥梁和湖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3-05-16 10:55
2023年5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举行首届阳光体育运动会。本次运动会以“全民运动,健康工大”为主题,共设置26个参赛项目。
2023-05-10 19:41
据悉,此次作品以春天为主旋律,以视角传递出花的娇艳。向生活致敬,歌颂祖国山河壮丽,人民豪迈。此外,也向新时代创新发展蓝图致敬,砥砺奋进的国人倍感振奋。
2023-05-10 11:19
北平街夜市,是该地夜经济特色街区之一,拥有150余家商铺近100个摊位,汇聚了各式陕西以及全国各地特色小吃。
2023-05-04 15:24
近一段时间来,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往山东淄博,品尝走红的"灵魂烧烤"。淄博市政府和市民积极采取措施为游客提供便利,同时,由居民、机关工作人员等自发组成的数万名志愿者进入车站
2023-05-04 14:33
旅客乘坐的D6942次"夜市美食列车"从齐齐哈尔驶向夜幕下的哈尔滨。 "五一"假期,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为方便旅客出行品尝龙江特色美食,体验哈尔滨夜市文化,临时增开高铁列车,将夜市美食"中央厨房"搬进高铁车厢
2023-05-04 14:26
2023年5月3日,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石桥社区,苍翠的青山、错落有致的民居、通村达户的公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
2023-05-04 10:09
2023年4月27日,江苏连云港市首届青年艺术周系列活动——"春韵"民族音乐会举行。
2023-04-28 10:49
近年来,博望区人武部探索推行乡村振兴"民兵志愿者+"模式,组织民兵志愿者小分队深入到田间地头、养殖区域、工厂车间,开展解难帮困志愿者服务
2023-04-24 17: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