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相关要求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露营旅游休闲健康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露营旅游休闲快速发展,在促进旅游休闲消费、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便利居民就近出游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扩大优质供给、保障安全发展,文化和旅游部近日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相关要求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露营旅游休闲健康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意见》明确,露营旅游休闲是指在户外使用自备或租赁设备以休闲游憩、运动娱乐、自然教育等为主要目的,在有明确范围和相应设施的营地场所驻留的活动。总体来看,《指导意见》有以下5个突出亮点:
其一,就需求而言,既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着力于培养游客的文明意识和环保行为。需求是露营发展的基础。《指导意见》强调,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差异化、多层次旅游休闲需求,扩大优质服务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要增强公众文明露营意识,引导公众亲近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旅游和“无痕露营”出游方式,使游客养成文明、绿色、安全的露营习惯。
其二,就供给而言,既关注产业链完善,也关注公共服务配套;既关注总体发展,更强调分类指导。供给是露营发展的核心。露营相关供给既包括经营性、商业化、市场化部分,也涉及公益性、公共性、事业化部分,二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
就产业链完善和公共服务配套而言,《指导意见》一方面就推动露营旅游休闲上下游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延伸露营旅游休闲产业链,推动露营与文化、体育等业态融合提出要求;另一方面提出要扩大公共营地规模,提升公共营地建设水平和服务品质,完善各类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
就总体发展和分类指导而言,《指导意见》在整体上鼓励促进并规范引导露营发展的前提下,将露营营地划分为公共营地、经营性营地、露营旅游休闲功能区等不同类别,分类指导、分别施策。
其三,就导向而言,既积极鼓励促进,又合理规范引导。各种类型露营场所、设施、产品和服务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空间、土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指导意见》从多个方面为露营空间、露营设施、露营品牌、装备制造、咨询培训、规划设计、活动组织等提供支持,致力于构建全国营地服务网络体系,发展多种营地形态。
与此同时,《指导意见》还从多个维度促进露营健康有序发展。例如,明确规定露营必须是在“有明确范围和相应设施的营地场所”进行;推进《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国家标准、《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质量等级划分》等实施;营地要有明码标价的收费标准、游客须知等。
其四,就底线而言,特别强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露营发展的两条底线。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指导意见》提出,营地选址应科学合理、注意安全;经营主体要落实相关公共安全责任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监测预警和消防设施设备;要开发适合的保险产品等,避免在没有正式开发开放接待旅游者、缺乏安全保障的“野景点”和违规经营的私设“景点”开展露营活动等。
为最大程度地保护好绿水青山,《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地块轮换制度,避免植被被过度踩踏;加强植物养护和设施环境维护管理;依据自然保护地相关法律法规及管控要求进一步完善露营地建设标准;将绿色旅游、文明露营作为文明旅游的重要任务,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创建工作。
其五,就保障而言,既强调物质资源和硬环境,也突出人力资源和软环境。营地发展离不开各类软硬件的支持。《指导意见》一方面就空间、土地、资金等关键要素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就人才建设、露营习惯及露营文化培养等提出了措施。
在空间和土地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在符合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利用各类空间建设公共营地;探索支持在转型退出的高尔夫球场、乡村民宿等项目基础上发展露营旅游休闲服务;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点、环城游憩带、郊野公园、体育公园等,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划出露营休闲功能区;鼓励城市公园利用空闲地、草坪区或林下空间划定非住宿帐篷区域;推动建立露营地与土地资源的复合利用机制。
在人才建设和露营文化方面,《指导意见》明确,要健全露营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要加强宣传推广,树立健康文明的露营旅游休闲消费观念,推广大众露营文化。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征程。相信在《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导下,我国露营旅游休闲不仅能实现自身的健康有序发展,还能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宋瑞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