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旅游频道> 今日头条 > 正文

景迈山行 茶香万里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11-14 14:20

景迈山芒景村风光。新华社记者 李 贺摄

游客在景迈山翁基古寨参观游玩。新华社记者 胡 超摄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公元10世纪以来,布朗族、傣族先民先后迁徙至景迈山定居,并在这里发现和认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逐步形成万亩古茶林。千百年来,人们围绕古茶林,对山区土地集约利用并合理布局,创造出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

  今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五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作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景迈山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领略这座“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之美。

  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林

  景迈山的古茶林并不像一般台地茶田那样规整分明。远远望去,只见群山翠绿,不见茶田垄畦,只有置身于古茶园中,才能一窥其中奥秘。

  走进景迈山上的大平掌古茶林,高大的榕树、樟树下,古茶树渐次生长,再往下还有丰富的石斛、松萝等附生寄生植物。郁郁葱葱的古茶林里,孕育着众多珍稀动植物。

  云南大叶茶树耐荫、喜温、喜湿,景迈山的先民在驯化野生茶树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其生长习性,利用当地的森林生态环境,用林间开垦和林下种植方式栽种茶树、养护茶林。从此在茫茫林海中,大叶茶树悄然生长,逐渐形成独特的林茶共生景观,延续千年并保存至今。

  立体的草本群落结构,不仅能在不同高度层巧妙分配光照和养分,更使各种植物的芬芳相互交融,沁入茶叶。优质的景迈古茶有浓郁的山野之气,其独特的兰花蜜香受到不少茶客的喜爱。细腻、顺滑、回甘持久的茶汤,是大自然的馈赠。

  “这里的森林结构十分完整。”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专家蓝增全介绍,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提供养分并防止病虫害,不施肥、不用农药,有利于造就高品质的有机茶叶。“当绝大多数茶园采取台地化、规模化、农场化的‘种植园模式’时,这种传统茶园种植模式显得更加珍贵。”蓝增全说。

  茶与生活密不可分

  在景迈山上,有个不成文的古茶采摘规定:只追春秋,不问冬夏。

  景迈山一般有春、夏、秋三个采摘期,每年农历2月—4月是春茶采摘期,农历8月—9月则是秋茶的丰收季。“为了保证茶树充分积累养分,夏茶通常都不再采摘。”茶农仙贡说。

  刚刚过去的秋茶采摘季,村民们收获颇丰。据仙贡介绍,这里的村民世代采茶,有些古茶树高达数米,需要搭梯爬树进行采摘。每逢采茶季,在古茶林中都能看到身着民族服饰的布朗族、傣族村民忙碌的身影。他们身形灵活,在林中穿梭,小心采摘叶片,避免古茶树受到伤害。

  茶林深处是古老村寨。“叶怎么落寨子就怎么起,树根怎么长路便怎么走。”今年已经80岁的苏国文住在景迈山上的芒景村中,村子四周绿意盈盈,生态优美。为了有效处理人与森林、茶林的关系,合理利用珍贵的土地资源,景迈山世居民族探索建成了独特的村寨格局:水源地在山顶,古茶林和村落在山地中部,外围防护林防止病虫害传播,耕地则在水源充足、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避免耕种过程中对古茶林的干扰。

  “茶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苏国文说,现在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每年都要和家人一起采茶制茶。用竹筒装盛制作的茶叶、用木头做挎包、村落屋顶上用古茶树的“一芽两叶”作装饰图案……取法自然、人茶共生的传统文化早已融入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茶旅融合助增收

  景迈山上流传着这样一道祖训:“留下金银财宝终有用完之时,留下牛马牲畜也终有死亡之时,唯有留下这茶园和茶树给你们,方可让子孙后代有吃有穿。”多年来,合理利用森林、保护茶林、延续村寨文化,是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共识。

  “不得使用化肥农药”“严禁毁灭性采摘”……村民们自发的保护行动被写进村规民约,当地政府也不断完善法规,先后修订出台《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等20多部针对古茶林保护的规章制度,将古茶树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为了保护景迈山“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的景观结构,保持人与自然良性互动,景迈山各个村落的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曾“让道”于古茶林,后来政府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对民居进行修葺,将公路修成弹石路面,村民的居住环境大幅提升。如今行走在景迈山,古茶树枝繁叶茂,传统民居风貌依旧,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为了让景迈山古茶林焕发新的活力,近年来,当地政府帮助茶农成立或加入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并通过电商平台进行茶叶销售,不少村民还将自家采茶制茶的照片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吸引人们前来买茶和观光。仙贡介绍,她在景迈山上开了一家农家乐,接待茶商和游客,广受欢迎。

  如今,随着景迈山申遗成功,这座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宝藏越来越被世人所关注与喜爱。“在山上保护好古茶林文化景观,山下发展文旅产业,才能让保护和发展两不误。”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局长、澜沧县委副书记张丕生介绍,澜沧县按照“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的部署要求,打造“茶林恬静有序、城市热闹沸腾”两个场景,推动澜沧全域旅游发展。据初步统计,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澜沧县共接待游客23.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0亿元。

  “游客真是太多了,我家的民宿根本不够住。”芒景村翁基村民小组的村民岩保说,他利用自家住房开起了可供30余人住宿、100余人就餐的农家乐,一到节假日,农家乐几乎天天爆满。岩保还带着游客到村寨附近的森林里感受自然风光,景迈山的美景受到不少游客的好评。

  来自武汉的游客余琴说:“这里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旅游胜地,不仅风景美、空气好,当地人也非常热情,住宿、吃饭、购物等价格实惠,以后我还会再到景迈山来。”(本报记者 李茂颖 张驰

[ 责编:陶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展举行开幕典礼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11-16 15:56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2023-11-14 15:37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11-13 16:43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11-09 15:54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11-08 15:29
2023年11月7日,俯瞰江苏省泰州市天德湖公园景色。
2023-11-07 15:35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进行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11-06 16:19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2023-11-06 16:18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10-26 13:16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2023-10-14 23:36
醉美阿尔山
2023-10-09 10:22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楼宇、山峦、河流、道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023-10-08 16:39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