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全球陆续发布“你好!中国”旅游形象标识,首届“良渚论坛”上激荡起思想的共振和鸣,费城交响乐团用音乐架起友谊之桥,氤氲茶香萦绕世界各地……2023年,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全方位推进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
推动交流互鉴 促进民心相通
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努力形成各国文明相互交融、美美与共的新局面。
2023年3月,热烈欢快的《春节序曲》在马德里响起,中国西班牙文化和旅游年拉开帷幕。两国乐团的新创曲目《阳光永远照耀着我们的友谊》融合中西音乐特色,令人拍手叫好。“中国秦汉文明的遗产”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之宋画展、“弦动中西——中国民族音乐会”相继举办。
2023年4月,“艺汇丝路——中阿知名艺术家采风作品展”在埃及艺术宫举办,为阿拉伯艺术家了解中国、感知中国打开了一扇窗。“文明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阿中文明交流跨越千年,书写了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科威特青年画家艾哈迈德·哈瓦吉说,将努力通过艺术创作,充分展示阿中文明的独特魅力和交融之美,增进阿中人民的相互了解。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方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其中明确提出,中方将举办“良渚论坛”,成立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
2023年9月,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在江西景德镇成立,来自26个国家的58座城市共续丝路精神,共谋旅游合作与发展。“联盟的成立有助于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国际旅游产品打造,将为世界旅游业复苏创造新机遇、开辟新格局。”巴西前旅游部长卢梅兹说。
2023年12月,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杭州举办,开启了文明交流新平台。300余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使者跨山越海而来。“‘良渚论坛’提供了一个促进跨文化对话的宏伟平台、一个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机制,也提供了一个富有活力的价值渠道。”阿尔巴尼亚爵士音乐节国际关系总监易杰·阿里卡表示,“我们加入了‘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愿意为促进跨文化对话持续努力。”
路与路相通,心与心相连。2023年,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陆续举办,一批“小而美”的文旅项目落地生根。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恢宏篇章中,文化和旅游不断助力世界“软联通”、全球人民“心联通”。
开展品牌活动 讲好中国故事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广泛开展“欢乐春节”、“茶和天下”·雅集等品牌活动,向世界讲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故事,进一步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民意基础。日益密切的人文交流如蜿蜒流淌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友好交往的奔涌长河。
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传递着现代中国的开放、进步,既是“中国时间”,也是“世界时刻”。全球各地亮起“中国红”、精彩晚会欢庆新春、游园赏花迎福回家、中国美食一饱口福……2023年“欢乐春节”在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近500场活动,覆盖近2000万人次,网络和电视端节目触达超50亿人次,首次推出的吉祥物“吉祥兔”备受欢迎。
以茶论道,志同道合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国际茶日”开始,文化和旅游部联动国际组织和中国驻外使领馆(团),依托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中国驻外旅游办事处,在全球47个国家举办“茶和天下”·雅集活动,吸引海外民众体验丰富多彩的中国茶文化,以茶为媒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
一片小小的茶叶,融汇古人与今人智慧,携着深厚文化意蕴,穿越山海,传递共同价值。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翰所说:“茶长期被视为和谐的象征,在不同文明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中国茶将继续在助力美好生活、促进文明对话中散发芳香。”
体验之江壮乡之美,领略燕赵中原之风,探访丝路天山之奇,陶醉八闽琼州之韵。2023年4月至12月,百余名驻华外交官先后走进8个省区市,参加“发现中国之美”活动。在甘肃嘉峪关参访时,马来西亚驻华使馆参赞诺玛德·拉赞穆森感慨道:“中国正像眼前的嘉峪关一样,敞开大门,张开双臂,拥抱世界。愿有更多人来到中国,看看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就。”
跨越山海,长江、黄河故事打动世界。在文化和旅游部有关司局指导下,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中国驻外旅游办事处在全球举办长江、黄河主题海外旅游推广季。“共有110家驻外机构参与黄河主题推广季,覆盖全球六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驻外机构通过海外社交平台账号发帖超6000篇次,‘圈粉’逾5万人次,海外浏览量达1.2亿次。”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今年以来,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还积极做好对港澳台工作,推动港澳台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艺海流金·阳光海南”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界交流活动、“情系福建茗香两岸——两岸文化联谊行”、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联盟大会等活动相继举办,增进了港澳台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热爱,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强化部门协作 提振入境旅游
南宁口岸迎来大批越南、柬埔寨旅游团,享受免签政策的马来西亚游客自吉隆坡飞抵成都,新加坡入境旅游团包船深度游长江,西班牙首次免签、游客自杭州口岸开启中国之旅……近期,我国入境旅游市场涌动着融融暖意。
2023年,我国相继出台多项促进入境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202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强入境旅游工作;2023年11月,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举办期间,召开中国入境旅游政策解读发布会,面向海外旅行商和中外媒体发布优化签证和提高入境旅游便利化政策措施;2023年12月1日起,我国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国实施免签入境政策……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的发布,增强了外国游客来中国交流、旅游的意愿,促使入境旅游人数不断提升。
“签证的便利化是决定入境旅游数量、消费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释放了对海外游客进入中国的善意,也提供了更多便利。我国对6个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有望强力拉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发展。”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
与此同时,文化和旅游部加强海外市场宣传推广和精准营销,持续开展“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系列推广活动。从迪拜哈利法塔到莫斯科国际会展中心,从纽约花旗球场到泰晤士河畔……依托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中国驻外旅游办事处,“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以多种形式在全球发布。在一声声“你好!中国”的亲切呼唤中,越来越多外国游客踏上中国大地,亲身体验灿烂文化和大好河山。
与此同时,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在首尔举办“建设优质旅游市场,推动入境旅游发展”中韩研讨会,中国驻纽约旅游办事处举行中美旅游合作与发展座谈会,辽宁赴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介绍入境游利好措施,“水韵江苏”走进西班牙马德里、葡萄牙里斯本推介精品线路,“江西日”活动亮相坦桑尼亚国家博物馆,上海启动入境旅游形象推广行动、邀请全球游客打卡“魔都”……为给入境游客提供更好服务,航空公司和机场等民航单位全力推动国际航班恢复;银联国际、支付宝、微信支付或开通入境游云闪付,或支持绑定境外银行卡进行支付,提升跨境移动支付便利性;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开展“即买即退”试点工作,便利境外游客退税……多部门多行业通力协作、形成合力。
“2023年前三季度,上海接待入境游客229.9万人次,入境游恢复水平位于全国城市前列。2024年,我们将着力推动入境旅游工作,以增加来沪游客人次、延长在沪停留时间、提升在沪消费水平为目标,策划推出多层次、差异化的旅游线路产品。”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介绍。
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局长高政表示,将全力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合作,包括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实施“文化丝路”计划,开展培训、研讨、联合创作等项目;加强中外旅游合作,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水平,开展“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推广,让更多外国民众来华体验中华文化魅力,夯实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民意基础。(本报记者 郭子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