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旅游市场“下沉”形成的假日旅游客流对县域和小城镇旅游目的地产品供给、服务能力是一次实战检验,也为各地谋划未来发展提供了市场依据
五一假期临近,“五一去哪儿玩”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讨论,除了传统的热门旅游城市,一些县区、乡村的新兴旅游景点也颇受关注。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下沉”趋势,不少人选择到县级及以下的小城镇旅游目的地旅游,县域市场酒店、景区等预订量大幅增长。
旅游市场这一变化,一方面反映出人们的出游兴趣呈现多元化、多样化趋势;另一方面体现出人们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越来越趋于理性,不再热衷于扎堆热点城市,而是通过有攻略、有计划的安排,选择那些非热门、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以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
旅游市场“下沉”趋势,对于众多县域旅游目的地和一些知名度不高的小城镇来说,无疑是一个有利的市场机遇和发展机会。相关旅游目的地要从做好眼前应对接住市场机会和谋求长远发展打造“长红”旅游目的地两个维度进行整体谋划。
假日期间大量客流涌入,对于原本客流量较小的县域旅游目的地和小城镇来说,必然会产生时段性的环境空间、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的拥挤和不足。因此,地方政府以及文化和旅游等部门要提前谋划、积极应对,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要通过公共管理及文化和旅游等领域大数据平台进行市场监测,对当地旅游市场发展趋势,特别是游客规模和流向进行分析预判,及时掌握市场变化动态和空间分布状态,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做好应对预案。
二要建立假日旅游市场管理联动机制,文化和旅游、交通运输、商务、市场监管、城管及街道社区等要在当地假日旅游市场统筹协调机构领导下,实施一体化联动,以保障假日旅游市场有序、平稳运行。
三要丰富假日旅游供给,对于多数小城镇而言,当地旅游消费场所、旅游产品数量规模较小,需要通过主题活动、文化场馆开放、新场景搭建、民俗文化挖掘和在地生活资源的旅游化利用等途径,进一步充实和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特别是要注重对极具地方特色的在地文化元素进行挖掘利用,为游客提供难忘的旅游体验。
四要加强宣传引导,倡导好客服务。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只有当地企业诚信守法、居民热情好客,才能成为受游客爱戴和追捧的友好型目的地。因此,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以打造友好型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激励等手段,为游客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旅游消费环境。
旅游目的地产品供给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打造,更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战略性规划。旅游市场“下沉”形成的假日旅游客流对县域和小城镇旅游目的地产品供给、服务能力是一次实战检验,也为各地谋划未来发展提供了市场依据。
在综合评估各项因素的前提下,目的地旅游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应从以下几个维度谋划:
一要构建完整的旅游产业要素体系,即以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为主体的旅游产品生产和供给体系,形成布局合理、要素齐全的产业格局和彰显特色、品质优良的产品生产能力,为打造“长红”旅游目的地奠定产业基础。
二要在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基础上,着力打造具有独特个性的目的地核心吸引物,提升市场竞争力。核心吸引物是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要通过对资源的深度挖掘和优势的横向比较,凝练地方特色,强化地方个性,让独具特色的核心吸引物为目的地引流,为打造“长红”旅游目的地奠定吸引力基础。
三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县域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在面对大客流时或许会存在着一些短板或不足。正常情况下,由于旅游市场规模较小,其公共服务短板表现还不是很明显。而随着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公共服务中一个小的失误就会影响游客体验,甚至有可能引发大的舆情。因此,县域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小城镇要充分利用市场“下沉”机会,站在接住流量、留住流量、扩大流量的视角上,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为打造“长红”旅游目的地奠定服务基础。
总之,面对旅游市场格局和发展趋势的不断变化,旅游市场“下沉”给县域旅游目的地和众多小城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相关地方要有能力接住机会,并充分利用机会,谋划长远发展,不断开辟县域旅游目的地和小城镇旅游业发展新局面。(特约评论员 王德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