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显效,以旅游消费为代表的服务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作用更加突出。为进一步保持旅游市场热度、稳定市场预期、扩大旅游消费需求,下半年应重点在推动旅游产业升级、提升治理能力上持续发力
今年上半年,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显效,以旅游消费为代表的服务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作用更加突出。城乡居民旅游需求得到充分释放,中远程旅游市场热度走高,跨省市游规模持续扩大,各地主要城市旅游景气保持高位运行,低线旅游目的地迸发新活力,旅游经济稳步进入繁荣发展的新周期。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国内出游人次27.25亿,同比增长1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0%,二季度两项核心指标均超过2019年水平。总体来看,上半年国内旅游市场呈现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城乡居民共享旅游生活,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快速增长。上半年,夜间、冰雪、研学、康养等细分旅游市场消费需求充分释放,旅游正在加速进入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农村居民的旅游参与为进一步拓展旅游内生增长空间奠定了新的基础。旅游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感、丰富了百姓精神文化生活。
数据显示,全国农村居民出游人次占国内游客出游人次的23.41%,其国内出游人次增速、出游花费增速分别比城镇居民高9.2、15.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对全国出游人次增长贡献率达到33.1%。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县域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旅游意愿得到释放,自驾游、周边游、乡村游、周末游等近程游为居民出游提供了更多选择。
二是中远程旅游市场热度走高,跨省跨市游规模持续扩大。中远程旅游市场升温明显,跨省市体验异地生活备受游客推崇。大数据监测显示,上半年,全国跨省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34.22%,海南、山西、甘肃、天津、河北、重庆、黑龙江、北京、贵州、广西等地跨省游客增幅较高,西藏、海南、吉林、广西、江西、湖南等23个省份跨省游客比重较去年均有提高。
游客走得更远,留得更久。2024年上半年,外地游客在目的地平均停留时间、平均出游距离分别同比提高9.2%、25.8%,超五成城市的外地游客停留时间增幅超过均值,韶关、汕头、深圳、茂名、梅州、丽江、沈阳等地外地游客停留时间增幅较大。
三是城市旅游景气高位运行,低线旅游目的地迸发新活力。上半年,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广州、重庆、长沙、西安、杭州等高线城市保持较高的旅游热度,“三区一圈”(景区、街区、度假区和商圈)依然是承载旅游消费的主体旅游空间。
城市旅游发展更趋均衡,低线城市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有所增强,接待量排名前20名的城市接待外地游客的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2个百分点,排名后150名的城市接待外地游客的比重提高了2.3个百分点。哈尔滨、淄博、天水、泉州、阿勒泰、开封等高性价比、宠游客、特色鲜明的低线城市受关注度提高。“平替旅游”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选择,延吉、芒市、日照、威海等小众旅游目的地受到青睐。
四是假日旅游市场持续活跃,成为稳定旅游市场的重要窗口期。上半年,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和端午等假期,城乡居民出游意愿高涨,假日旅游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每个节假日的国内旅游出游人数、旅游花费、人均出游半径、目的地游憩距离等主要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
春节和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9.0%、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7.7%、13.5%。
大数据监测显示,去年全年,节假日出游总人数与周末出游总人数比例为1∶2。今年上半年,节假日出游总人数与周末出游总人数基本持平,表明假日旅游逐渐成为城乡居民共享美好生活的常态。
日前印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6方面20项重点任务,其中提出,激发文化娱乐、旅游等改善型消费活力。为进一步保持旅游市场热度、稳定市场预期、扩大旅游消费需求,下半年应重点在推动旅游产业升级、提升治理能力上持续发力。
一是以游客个性化、多样化和品质化需求为导向,推动旅游供给侧创新和结构优化,提供高品质旅游产品,将游客满意度纳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约束性指标。
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周末游、避暑游、研学游、古镇游等旅游业态,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构建彰显本地文化特色、可触可感的生活和休闲空间。
三是引导旅游企业强化科技应用和文化创造,培育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新质生产力,推进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
四是加快科技赋能旅游市场有效治理,充分利用旅游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完善面向散客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游客感知监测体系,加强游客游憩偏好、空间分布等大数据分析,开展游客流量、流向和风险预测预警,均衡区域间的旅游热度,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和获得感。
【杨素珍 作者单位: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