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春节以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正定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各色花灯在古城南城墙及重点街区一一亮相,红红火火过大年的节日氛围十分浓郁。
近年来,正定县坚持“旅游兴县”发展战略,秉持古城保护理念,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景城融合,大力发展绿色旅游、乡村旅游,形成了“精品带动、多点支撑、产业融合”的旅游发展格局。
做好保护 融出特色
“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正定有1600多年的建城史,被誉为“古建艺术宝库”。
古墙古寺古塔、青砖黛瓦红墙……行走在正定,一步一景,历史文化可感可知,古城古韵越来越浓。近年来,正定把古城保护放在重要地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动古城风貌恢复提升、文旅深度融合,千年古城焕发蓬勃生机,“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成为现实。
正定县副县长、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王素刚介绍,近年来,正定成立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正定还着力构建主客共享的文旅消费新空间,南关古镇、旺泉古街、阳和楼历史文化街等日渐成为本地居民生活消费的常去地和广大游客休闲的打卡地。
打开“自在正定”微信公众号,点击VR游正定,游客可以360度观看古城。“古城可看、可听、可感、可触。”正定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数字技术与文旅的深度融合,为游客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
正定县隆兴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赵晓玮介绍,公司挖掘文化元素,以隆兴寺倒坐观音为灵感,开发了国画、铜版画、雕塑、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同时,将剪纸、刺绣与现代技艺结合,推出正定四塔剪纸、倒坐观音剪纸立体画和非遗刺绣等。
正定县还着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显著,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与吴兴樱花小镇入选河北省100个乡村旅游目的地。
着力创新 丰富供给
从城到乡、由点及面,古城处处有看点、时时有玩头……近年来,正定依托古城历史文化底蕴,结合节庆习俗与季节特色,创新推出主题鲜明的系列文旅活动。
元宵节当日,正定举办了民间艺术节,组织开展常山战鼓、跑旱船、舞龙、踩高跷等演出,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看。夜晚,游客还可以品尝正定八大碗等特色美食,感受地方风味。
春节假期,正定以“华灯耀世闹新春·正定古城过大年”为主题,推出古城灯会、国风巡游、实景演出等30余项文旅活动,吸引市民游客赏古建、观演艺、品文化。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正定古城搜索量同比增长五成以上。
“今年的古城灯会较去年规模更大。”正定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武炳超说,正定在南城门以东约1000米长的古城墙上,设计了华灯耀世、千载流光、大地之歌、童梦奇境四大主题区域18个大型灯组,集中展示正定悠久的历史和喜庆的年节文化。
元宵节当日,古城国风巡游活动在正定历史文化街区惊艳亮相。常胜将军、红楼幻境等多个主题方阵依次排开。手持长枪的“赵子龙”身姿矫健、英气逼人;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身着古装,尽显古典韵味……这些正定文化IP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夜幕降临,正定荣国府景区愈发热闹,如梦似幻的灯光包裹府邸的飞檐翘角,铺满庭院的每一处通幽曲径。春节假期,荣国府景区每日开展40余场实景演出,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红楼文化。“这里是‘87版’《红楼梦》取景地,能在这里感受红楼文化,别有一番意境。”来自河南的汉服爱好者赵女士说。
“景区着力创新产品业态,推出了‘一梦入红楼’沉浸式夜游体验项目,通过19个特色主题场景、八大主题演艺以及两项互动演艺,还原《红楼梦》中的经典场景。”荣国府景区管理处副主任杜丽敏介绍,下一步,景区将与周边景区合作,推出“红楼+古城”“红楼+非遗”等主题线路,开发以红楼为主题的研学旅游产品,打造红楼主题特色民宿、餐饮,丰富市民游客的游览体验。
春节假期,“跟着音乐过大年”正定阳和楼大舞台春节文化惠民演出精彩上线。舞台上,歌手们用嘹亮的歌声传递着新年祝福;舞者们身姿灵动,用优美的舞步演绎着新春的喜悦。舞台下,观众们欢声笑语,与台上的表演者们热情互动,众人一起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此外,正定还推出了“古城+新城”“古城+乡村+滹沱河”等多条旅游线路,近期又推出了串联全县17处革命遗址的红色旅游线路,吸引大批市民游客。
做优服务 擦亮品牌
古城记忆可见可触、历史文化可感可知、百姓家园可商可居……近年来,正定将古城风貌恢复提升和文化文物保护传承有效结合,古城魅力持续焕发,旅游带动效果日益凸显。特别是今年以来,赏灯会、穿古装、逛夜市等爆款热门活动连连出圈,正定文旅“金字招牌”持续擦亮,“古城古韵自在正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国有景区面向60岁及以上游客免费开放、景区周边增建直饮水设施和观景亭、为便民座椅加装保温垫……在主客共享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基础上,正定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让游客更方便、更自在。
作为阳和楼景区的经营方,正定县隆兴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倾力于推进景区建设,通过免收登楼门票、建设阳和楼游客中心、打造精品文创店、改建二楼茶歇区、定期举办文化演出、推出及笄礼等特色活动,更好满足游客需求。
如何把“流量”变“留量”、让“留量”化“增量”?想游客之所想、补游客之所需是关键。正定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正定主打“听劝”“宠粉”,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展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行政企单位卫生间、停车场、开水间免费对游客开放,同时高标准建设示范性厕所管理体系。
春节假期,正定组织千余名志愿者深入景区开展文明引导、文化讲解、捡拾垃圾等志愿服务,成为古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真的太感动了,志愿者不仅帮我找到了丢失的手机,还协调景区开通了绿色通道。”近日,在隆兴寺服务台,山西游客陈先生连连致谢。
王素刚表示,下一步,正定县将继续坚持“旅游兴县”发展战略,立足正定历史文化底蕴,着力更新旅游接待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持续开展文旅新场景、新业态建设工作,延长旅游产业链,丰富产品供给,将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繁荣文旅消费。
古城有古韵,新城有新景。从“打造出爆款”到“运营好IP”,品牌化让正定古城出圈出彩,正定文旅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本报记者 魏 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