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前不久,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邮政管理局联合举办的“一邮三品进景区”促消费活动,邮政网络与文旅产品、农产品深度链接,激发消费新活力。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动多部门,做足“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文章,推动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政策措施齐保障
2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25广西旅游年活动实施方案》,提出32条具体措施,以部门协同、全区联动方式助力广西文旅“出彩”“出圈”。
近年来,广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各部门落实自治区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打造文化旅游强区等部署,出台政策措施,从体制机制层面为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如今,文化旅游业被广西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自治区层面出台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3张清单。财政和金融部门为项目建设注入“活水”,2024年设立广西艺术基金,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提升19.3%,大批文旅企业通过“桂惠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支持。
今年以来,防城港市西湾红沙环生态海堤成为热门景点,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的龙脊梯田金坑客运索道为游客提供梯田观光新视角,中国·东盟桂林灌阳户外冰雪旅游训练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持续加大对旅游用地的支持力度,对重大文旅项目实行用地指标核销制,统筹解决了一批项目的建设用地需求。”
走进银杉原始森林探秘瑶族文化、学做瑶族香包……前不久,一群来自广东茂名的学生在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参加冬令营,收获了难忘的体验。金秀县“生态+康养+旅游”的快速发展是广西经济和生态考评机制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广西积极开展红树林、漓江流域生态价值核算,在容县、金秀县探索研究试点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工作成效显著。
与此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着力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自治区民政厅印发养老产业发展计划,自治区商务厅出台促消费政策……
“众人拾柴火焰高。”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各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成为“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强力保障和推进器。
项目建设齐推进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坚持项目为王,大力扶持文旅项目建设,一批优质文旅项目不断涌现,游客体验持续升级。
在柳州螺蛳粉产业园,厂区变景区,成为工业旅游热门打卡点。这里聚集了49家螺蛳粉企业,袋装螺蛳粉日产销量突破400万袋。广大游客不仅可以参观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控制技术,还能亲手制作螺蛳粉。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深入实施文旅制造产业“双百双新”项目建设,支持“柳州创乡螺蛳粉基地”“铁路周边文创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同时,推动制造业与文旅深度融合,培育了钦州坭兴陶、博白芒编、桂林木雕塑、平桂黄金珠宝等一批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区。
在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桂林市全州县,一条长25公里的骑行绿道串联起大坪、屏山、凤凰嘴三大渡口。这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十四五”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积极争取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10.66亿元,重点支持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三大渡口遗址保护传承工程等33个文旅项目建设。
冬日的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坡纳屯,来自全国各地的“候鸟”游客尽享康养旅居生活。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推动打造北海疍家小镇、巴马坡纳屯、桂林阳朔养老小镇等300余个旅居宜居场所,评选出32家广西旅居养老示范基地。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到广西旅居养老半个月以上的老年人近300万人次。
今年1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农业农村厅等联合主办的“开年游广西温暖过大年”冬游广西宣传推广活动走进广州。据了解,近3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安排超100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
产业融合齐发展
在第十一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广西报送的《借势“小砂糖橘”热点实现“流量”变“销量”》入选2024年旅游营销推广典型案例。这是广西文旅、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通力合作的成功范例。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各部门抢抓机遇,将网络“流量”转化为特色农产品销量、文旅资源曝光量、各地游客接待量。
2024年以来,广西“交通+旅游”亮点频出:北海—涠洲岛航线入选交通运输部36个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典型案例;S62崇水高速花山服务区入选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全国首批旅游公路项目;北部湾国际邮轮母港顺利开港开航,“蓝梦之歌”号邮轮驶往越南下龙湾;阳朔县遇龙河旅游公路获评交通运输部“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
2024年10月,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举办,实现直接经济效益9.98亿元。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还联合文化和旅游厅、商务厅举办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发布10条暑期“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43项体育赛事目录,拓展群众赛事促消费链条。
前不久,2025贺州温泉嘉年华在贺州姑婆山旅游度假区举办,广大游客到贺州泡温泉、品美食、赏民俗、过大年。这是林业、农业、文旅、体育等产业跨界融合的生动案例,森林康养、生态露营、山地运动、生态研学等多元化产品,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2024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公布8个街区为自治区级步行街试点培育对象,9个街区为自治区级夜间消费集聚区试点培育对象。这些街区在春节假期迎来了大批市民游客,显著带动了文旅消费。
在文旅产业发展要素保障方面,广西各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支持文旅相关专业建设,在7所高校设置旅游管理硕士学位点,8个专业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点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引导514个景区、旅行社、酒店等创建放心消费单位。
“‘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是近年来广西坚持部门联动、共促文旅发展的成功经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形式多样的“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探索实践,有效激活了广西文旅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孟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