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八岔村村民王海珠展示赫哲族手工艺品 同江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这是赫哲族鱼皮帽子,选取上等鱼皮进行设计,再经过细密的手工缝制,非常美观、精致、耐看……”4月1日,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海珠手工艺品合作社负责人王海珠在直播间这样介绍。她从事鱼皮画、鱼骨画、鱼鳞画等赫哲族文创产品生产销售多年。“文创产品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的日子好了起来。”王海珠说。
走进八岔村,二层小楼鳞次栉比,村里道路整洁平整。八岔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带动村民致富,该村依托赫哲族文化,围绕渔猎、民俗、文创等6方面做文章,推出赫哲族美食系列、文创系列、民宿系列等十大系列文旅产品,每年接待超万名游客,实现旅游纯收入300多万元,带动赫哲族群众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
八岔村是同江市发力文旅产业的一个亮点。近年来,同江市本着“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推动百姓发家致富”的理念,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文旅全要素进行设计,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同江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张志梅表示,同江市把发展文旅产业作为兴边富民的重要手段,通过推出新业态、拓展新空间、抢占新赛道,全面激活文旅产业动能,使特色文旅产品不断涌现,为同江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文旅支撑。
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打造了包括北山观江、山水秘境、云谷田园三大板块的街津口赫哲旅游度假区,推出星空营地、花田垂钓、珍菌采摘等30多种文旅业态,打造了街津口赫哲村寨、街津口汽车营地等文旅项目,推出鱼皮工艺品、鱼骨饰品、“鱼毛”美食等赫哲族特色产品,不但解决了大量村民的就业问题,更推动了文旅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同江市聚焦文旅产业基础建设,全力打造特色文旅新亮点,如乐业知青园、同江镇朝鲜族风情体验区、闯关东民俗文化村等30多个乡村文旅项目,形成“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乡村旅游格局;围绕“看山看水看林看烟火看赫哲”的主题,推出星空露营、烟火夜市、稻梦空间、赫哲非遗研学等文旅产品。据了解,同江市2024年冰雪季共推出冰雪游乐园、“赫哲故里”冰雪嘉年华等10项冰雪项目,形成了冰雪休闲度假、冰雪观光娱乐、冰雪体育健身、冰雪民俗体验四大产品体系。同江市还紧盯冰雪制造领域,全力推动雪地摩托产业发展。2024年至今,同江赫哲远鹏科技有限公司向俄罗斯出口不同型号的摩托1700多台,向澳大利亚出口雪地摩托发动机200余台,形成了新的文旅经济增长点,助力冰雪产业发展。
同江市全力创建“跟着节庆去旅游”文旅品牌。比如今年1月举办的中俄欢乐冰雪季,设置了“全民启‘冻’”“非遗迎春”“冰雪越野”“关东风情”四大板块20余项文旅活动,全方位展示同江文旅资源和民族特色,激发文旅产业活力。
“跟着赛事去旅游”是同江市文旅建设的重头戏。通过举办中俄界江足球赛、中俄5人雪地足球争霸赛等活动,让游客尽享冰雪运动的乐趣;越野中国·佳木斯同江集结赛、中俄界江国际雪地汽车挑战赛等赛事,吸引众多越野爱好者参与,在引擎轰鸣间展现速度与激情。
同江市依托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知青文化等资源,打造出赫哲族博物馆、三江口风景区、俄罗斯风情园等景区,推出冰雪游、红色游、美食游等十大旅游线路,如创新设计“我来同江过新年”精品游线路,包括打卡关东年味、追忆知青岁月、品味东北大锅炖等9个项目,营造出浓郁的烟火味、人情味、文化味。
文旅产业的持续升温迎来了游人如织的火爆场面。数据显示,同江市2024年接待游客178.3万人次,同比增长6.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11.4%;解决就业2000余人。张志梅表示,下一步,同江将在打造景观品牌、美食品牌、民宿品牌等十大文旅品牌上持续发力,通过开发文旅新业态、创建营销新方式、构建消费新体系等措施,推动同江市文旅产业升级,带动更多百姓吃上“文旅饭”。(本报记者 张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