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进入春季以来,吉林各地因地制宜挖掘文旅亮点,春季文旅市场与冰雪季无缝衔接,开启春日新玩法,凭借春花春景迎来大批游客,“春日经济”活力十足。
踏青采摘享春光
随着气温回升,吉林春日气息愈发浓郁,赏花、游园、登山、采摘等受到游客青睐,“踏青赏花”相关主题词的搜索热度同比大幅增长。
4月的长春春暖花开,游客众多。净月潭景区内,冰凌花谷、森林探险乐园等景点人头攒动。“天气这么好,周末带着孩子在净月潭吹吹风、爬爬山、散散步,孩子们开心,大人也感觉特别惬意。”市民孟女士笑着说。
每逢周末、假日,踏青游就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出行的选择。吉林市北山公园、朱雀山、玄天岭等成为热门打卡地,市民游客们在园区内拍照,留下美好的春日回忆。
除了踏青,春季采摘也是亲子游客的首选。长春市双阳区是草莓采摘热门地,吸引不少游客举家出行。双阳区霍小蔓草莓小镇的温室大棚内,孩子们穿行在草莓地中,兴奋地采摘色泽红润、香气四溢的草莓。“平时没有时间陪孩子,周末来这里体验采摘的乐趣。”孩子玩得很开心,长春市民张女士也感受到了久违的田园乐趣。
清明假期,通化市以“春韵通化花花视界”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推出了通化春季赏花全域地图,串联起龙湾景区、佟佳江旅游度假区等多个赏花点位,带领游客们穿梭于花海之中,感受春日的浪漫与美好。“这个赏花地图太实用了,让我们能轻松找到通化最美的赏花点。这里的花种类多,漫山遍野的,特别漂亮。”长春游客张先生兴奋地说。
通化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除了赏花地图,通化市还创新推出了乡村微度假系列产品和采摘攻略,游客在赏花之余,还可以体验采摘乐趣,感受农旅融合的魅力。
文博场馆人气旺
春日里,吉林省内各大文博场馆也迎来了大批游客,人们探寻历史的足迹,品味文化的魅力。据统计,清明假期,吉林省各大文博场馆累计接待游客27.6万人次。
4月4日,伪满皇宫博物院游客如潮。“我们趁着清明假期专程来这里,不仅看到了‘末代皇帝’居住地,还观看了红色舞台剧《炫·墨》,长知识了。”沈阳师范大学学生张宸阳说。
清明假期,伪满皇宫博物院累计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游客们对大型红色舞台剧《炫·墨》赞不绝口,每场演出上座率都在80%以上。伪满皇宫博物院长春植秀文旅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鹏介绍,为了满足游客需求,《炫·墨》在清明假期期间表演场次由每天两场增加为3场,仍是场场爆满。
作为长春的热门打卡地,长影旧址博物馆凭借沉浸式演艺和光影照相馆换装旅拍赢得了年轻游客的青睐。近日,博物馆还推出了新剧目《长歌烽火》,通过改编长影经典红色影片《上甘岭》《刘胡兰》,将银幕上的英雄故事搬上舞台,带领观众沉浸式了解红色历史。“这次到长春,第一站就来到了长影旧址博物馆,NPC演出形式太新颖了,演员就在身边,仿佛自己也参与了演出。”江西游客祝安琪感慨道。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吉林省“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未来,吉林将进一步优化文博场所服务,回应游客关切,让游客既能“看得着”,更能“看得好”,在探寻历史的过程中涵养精神力量。
丰富业态体验新
为丰富游客体验,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吉林各地积极探索发展文旅新业态,打造新场景新产品。
近一段时间,长春动植物公园西游主题夜游项目频频出圈。4月3日,长春动植物公园国际小丑狂欢节拉开了序幕,为广大市民游客献上一场中国民俗与外国演艺的“融合大餐”。
济南游客杜先生在清明假期带着孩子到吉林旅游,迫不及待地来到长春动植物公园打卡。“孩子们经常在网上看到‘雪饼猴’,心心念念要来看看,这次终于实现心愿了,不仅看到了‘雪饼猴’,还看到了精彩的小丑表演,孩子们开心极了。”杜先生高兴地说。
在长春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第二届小丑嘉年华活动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小丑大巡游、小丑魔法秀、小丑欢乐派对等一系列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园区内弥漫着欢乐的味道。除了小丑表演,打铁花、民俗大集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也让游客流连忘返。“去年首届小丑嘉年华就广受好评,今年我们丰富了活动内容,每个周末接待游客近3000人次。”长春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营销总监毕春钊说。
在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的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中,游客们身着朝鲜族传统服饰,在充满民族韵味的园区内拍照打卡,沉浸式体验民俗风情。中国朝鲜族民俗园运营总监朱保坤介绍:“近期,我们着力推进智慧导览系统升级,计划推出实景歌舞表演新项目,并在五一假期前完成全园服务设施更新,向游客展现更富文化魅力的沉浸式体验空间。”(杨 浩 本报记者 刘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