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武陵山深处,贡水河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蜿蜒流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县城就静静依偎在这条荡漾的碧波旁。傍晚,贡水河两岸灯光次第亮起,音乐喷泉随旋律起舞,“贡秀”舞台开始上演融合土苗风情的沉浸式演出,游客乘竹筏泛舟河上,仿佛穿行于3D山水画卷之中。
入夏以来,宣恩仙山贡水旅游区迎来旅游小高峰。“这里民族风情浓郁、景观建筑十分有特色,穿一身民族服饰走在贡水河畔,仿佛穿越一般,每张照片都能惊艳朋友圈。”游客白晨晨说。
近年来,宣恩按照“景城一体 主客共享”的发展思路,依托贡水河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文化资源,打造了湖北省唯一以县城核心区域为支撑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了“以城促旅、以旅兴城”的良好发展态势。
时间回溯到2015年。当时的宣恩已在贡水河两岸建成数十个景点,但构成城市底蕴的文化特色还未得到充分挖掘。2016年起,宣恩聚焦旅游强县目标,提出将县城核心区域整体打造成旅游景区,既推进景区建设又完善城市功能。“以游客的眼光打造景区,让游客乐游其中;从市民的角度提质景区,让居民更加安居乐业。”宣恩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菊芳说。
按照“依山就势、以水为媒,量体裁衣、彰显特色”的原则,宣恩科学规划城区景点:楼、渡、桥沿河依次铺开,台、塔、廊、山交相掩映,各具功能和特色的公园、花园环抱于城;90度旋转的墨龙桥、以“县花”珙桐花为原型建起的鸽子花桥、形似彩虹的惹虹桥等新建筑成为城市新地标;精心雕琢以墨达楼、文澜桥、惹溪峒等为代表的特色民族建筑,修葺完善了“吕寺晚钟”“贡水文澜”等“宣恩八景”;利用现代元素激活文化内涵,打造了音乐喷泉、水幕电影、光影夜秀等场景,形成了山水与人文交相辉映、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浪漫画卷。
此外,一批新型旅游场景和业态也应运而生,“龙游贡水”“宣恩贡秀”游船体验项目阅尽城市浪漫;大型户外项目“蹦仙迪”篝火舞动、激情狂欢;《合拢宴》等沉浸式非遗展演情景剧民俗风情无限……
为提升游客体验,宣恩不断升级旅游配套设施,建有游客中心3处、A级公厕15个、停车位1.5万余个,打造宣恩土特产购物中心,加快建设酒店和旅游民宿。同时,考虑到市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建成了集剧院、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功能于一体的文体中心,以及全民健身公园等休闲场所,年惠及群众200万人次。
王菊芳介绍,宣恩还按照“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的思路,打造多个文体旅融合IP,每逢重大节假日都精心组织特色民俗活动。2024年以来,当地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文旅活动66场次。今年“五一”假期,烤鱼嘉年华让宣恩“火”出新高度,单日最高游客量达16万人次。
从“网红”变“长红”,优质的管理和服务至关重要。宣恩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形象大使、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理念,积极推进旅游投诉“先退后处”机制,还免费对外开放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厕所,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采取引导提醒措施。
“在这里到处都能见到志愿者,有什么不懂或者找不到的地方,他们都会细心引导。”江西游客陈琳说。
县城即景区,市民与游客共享诗意栖居,城市空间格局、百姓生活品质和经济发展气质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据介绍,宣恩将启动仙山贡水旅游区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持续绘就“城即景、景即城”的诗意长卷,邀客入画、慢品时光,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瞿祥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