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探访历史遗迹,品味文化味道;游览名山大川,感受自然魅力……暑期来临,研学旅游持续升温,各地深挖特色资源,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和线路,让历史可触可感,让研学有滋有味。7月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品读中国畅游一夏”2025年研学旅游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启动仪式在青海湖畔举办。活动聚焦研学实践、消夏避暑、滨海度假、亲子游乐等夏季文旅消费热点,向广大市民游客重点推介研学、消夏避暑等优质旅游产品线路。
研学热情高涨
“站在青海湖畔,感觉课本上的地理知识一下子‘活’起来了。”来自北京的中学生王梓涵兴奋地说,“亲眼看到这‘高原蓝宝石’,比图片震撼多了,感觉特别自豪。”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期来临,许多像王梓涵一样的学生对夏日研学旅游充满期待。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2025年暑期整体文旅预订增速同比上涨近38%。亲子家庭为暑期主力出游群体,带动多个暑期热门旅游目的地文旅预订增速攀升。西部省份成为避暑游的高频选择,青海省的搜索热度同比增长30%。
登秦岭之巅观星河浩瀚,游汉唐古迹读千年文明,观黄河壮阔享自然清凉……暑期,陕西为广大学生群体量身打造了一大批优质研学产品。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一群戴着耳麦的小学生正聚精会神地听讲解员讲述碑刻背后的故事。“以前在课本上看过拓片,今天亲手摸到这些古老的石碑,感觉历史离我更近了。”五年级学生刘心怡兴奋地分享她的感受。
山西拥有18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堪称活着的“文化基因库”。时值暑期,不少研学团队走进山西传统醋坊,参与翻醅工序,体验“夏伏晒、冬捞冰”的匠心传承;在平阳木版年画制作工坊,体验拓印关公像,感受朱砂颜料的温度;跟着非遗传承人学习“一针一线”的布艺绝活,制作黎侯虎布制品;在面点大师指导下,捏出栩栩如生的晋南花馍。
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黄璜认为,暑期研学旅游市场在政策推动、消费升级和技术赋能下,呈现出总量快速增长和结构持续优化的特征。红色教育、自然探索、非遗体验、科技研学等成为热门业态。同时,服务模式不断优化,“特种兵”“研学+亲子”等个性化和定制化研学产品不断涌现。
产品供给丰富
为进一步丰富夏季产品供给,文化和旅游部还指导各省区市推出了多条研学、避暑、滨海等暑期旅游主题线路。
启动仪式现场,青海省发布了青海研学旅游导览图,推介了6条精品研学旅游线路,将高原生态奇观、“两弹一星”精神、河湟文明底蕴、民族文化魅力转化为沉浸式研学场景。“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的展览让我深受震撼。”参加“走进中国原子城”线路的高中生李明宇说,“科研前辈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奇迹,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多元的自然风光,让河北成为旅游胜地、研学宝地。暑期来临,河北特别推出5条夏日研学线路,带领研学参与者走进“太行山中的课堂”,览五指山、游娲皇宫、访崆山白云洞,在大名古城等地研学历史,到香河运河文化公园见证运河生态与人文的奇迹,赴山海关,了解长城知识,触摸历史文脉。
广东以“海洋科学+STEAM实践+沉浸式探索”为核心,推出主题营地·珠海长隆6日独立营研学产品,产品依托珠海长隆的稀缺科普资源,涵盖趣味科普、双语读书会、双语演讲舞台、专家讲座等内容,让青少年深入了解海洋知识,激发青少年对海洋科学的兴趣,培养其科学探究与创新能力。
“吾乃屈平,两千载魂归荆楚,见故土风华尤胜往昔。这浩浩长江,仍涌动着楚人上下求索的血脉;这巍巍青山,正呼唤少年踏遍山河、问道天地!”7月6日,身着华贵楚服的“屈原”穿越时空,现身青海海南州,代表湖北文旅部门面向全国游客推介荆楚游学主题旅游线路。据了解,今年6月,湖北发布了十大避暑目的地和十大漂流目的地,重点推介了夏季研学旅游产品,并针对中高考学子推出了多重优惠。
暑期,美团旅行打造了“文旅+体育”“文旅+潮玩”等热点活动,助力用户探索暑期精彩旅程;推出了青海湖骑行、非遗唐卡制作、民俗体验等主题的亲子研学线路,让参加研学的游客感受青海的独特魅力。
黄璜认为,各地应结合暑期市场热点,挖掘本地文化内涵和特色资源,打造独特的研学旅游产品。优化产品服务,针对二孩、亲子、跨代、团队等出游方式提供精细化的研学旅游服务。同时,完善研学旅游专项标准,建立研学旅游应急预案。
激发消费动能
眼下,研学旅游正成为激发文旅市场活力的重要抓手之一。各地因地制宜,围绕品牌塑造、产品创新、资源整合与服务升级不断发力,努力将研学资源“势能”转化为市场消费动能。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青海省积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着力构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坚持“以旺季带动四季、四季支撑旺季”,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激发文旅市场活力。青海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多维度宣传展示大美青海,全面展现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实践成效,推动全省研学旅游发展,助力旅游旺季持续升温、繁荣发展。
“见识齐鲁,清凉一夏!好客山东欢迎您。”山东将研学旅游作为重点发展的文旅新业态之一,持续擦亮“见识齐鲁”研学品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山东将举办“见识齐鲁”研学旅游推进活动,继续做大做强“好客山东见识齐鲁”研学旅游品牌,探索研学旅游发展的山东模式。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陕西将充分借鉴兄弟省份在研学旅游方面的经验,将研学旅游客群需求与陕西文旅产品供给充分结合,策划推出更多研学旅游主题线路、主题产品。
大庆因石油而闻名,因精神而璀璨。大庆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高岩介绍,着眼未来,大庆将以高标准、严把关、优品质的工作要求,持续推进研学旅游产品创新、品牌建设、效益转化,着力做大做强和激活“研学经济”。(本报记者 魏 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