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夜色降临,贵州贵阳夜晚的活力在凉爽微风中逐渐舒展开来。友谊路、民生路、正新街等美食街灯火通明,太平路、十字街、青云市集等特色街区人潮涌动,吸引着八方游客。不少携家带口的外国游客穿梭其中,品尝地道小吃,选购特色产品。
“去年开始有明显变化。”太平路TP ONE音乐酒吧店员陈先生正忙着为来自马来西亚的客人调酒,“我感觉外国人以前喜欢去看风景、看少数民族村寨,现在他们也挺喜欢来街巷逛。”
太平路一家老贵阳烤肉店前,正准备点餐的一名巴基斯坦游客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吃的喝的很有特色,酒店住宿也便宜,在这里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
简单的话语,道出了许多外国游客的心声——他们渴望跳出单一的度假模式,深入体验当地生活的“烟火气”,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太平路这条位于贵阳市中心,曾以小吃闻名的老街,改造提升后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如今,太平路汇聚了120余家特色店铺——生活潮牌、精品咖啡、异国料理等多元业态与贵阳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成为城市夜生活潮流的风向标。
而作为贵阳夜间经济的另一大热门地标,青云市集的繁华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这个由贵阳针织厂老厂区改造而成的市集,秉持“老贵阳,新调调”理念,在保留工业遗存红砖墙的同时,引入潮流文创品牌,使烟火气与文化体验交相辉映。
在青云市集的贵州本土茶饮品牌“去茶山”店内,来自法国的游客马丽娜喝了店员推荐的芭乐生椰贵州抹茶后,忍不住赞叹:“特别惊喜,价格还特别实惠。”
“这里不仅风光优美、气候宜人,还有丰富的非遗和美食。”在贵阳,早上吃一碗热辣肠旺面,中午品一杯清爽冰浆,下午吃一餐苗家酸汤鱼,晚上漫步青云夜市,浓浓的烟火气让俄罗斯游客谢尔盖遇见了“旅行中的幸福感”。
商家也忙得不亦乐乎。“晚上6点到9点高峰期,排队是常态。”“小保冰浆”店长蒋爱民午夜时分仍不停接单,“营业至凌晨3点是常态,高峰期日销量突破了700单。”
据青云路步行街(青云市集)项目总监张凤兰介绍,青云市集自开业以来总销售额16.57亿元,总客流4762万人次。今年7月以来,青云市集日均流量6.7万人次。
灯火阑珊处,是舌尖上的满足、购物中的惊喜、文化里的沉浸,更是贵阳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活力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贵阳市大力实施“爽爽贵阳”城市IP升级计划,聚焦夜食、夜游、夜购等场景,提升夜间产业链与服务供给能力。
数据显示,2024年,贵阳全市夜间消费额达797.85亿元,同比增长7.6%。接待境外游客19万人次,同比增长140%。
变化不止,发展不停,烟火不息。2025年,贵阳将围绕“爽爽贵阳”城市品牌定位,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名城和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为引领,加快培育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夜间消费新场景、新品牌、新名片。(王 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