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深化文旅融合 畅享美好生活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创新融合“展、演、销、游”
9月12日至14日,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湖北武汉举办。本届博览会以“深化文旅融合 畅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创新融合“展、演、销、游”四大功能,吸引全国各地近2000家企业参展参会,观众达22.5万人次,现场文化产品、旅游商品等交易额达1.7亿元,5场洽谈活动达成合作交易8.1亿元,文旅项目集中签约232.8亿元。线上线下好戏连台、场内场外热闹红火,文旅魅力深度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惠民乐民越发可感可触。
科技赋能 可感可触
古装机器人随着节拍精准摆动机械臂,添彩《星汉耀江城》光影大秀;数字人“黄小西”智能对话,提供行程规划、AI伴游、游记生成服务……科技赋能成为本届博览会的最大亮点。
“体验感特别强!得自己动手划桨才能让船‘动’起来,划着划着,就像真的坐船漂在海河上。”9月13日,在天津展区体验“津河‘元’梦VR游船”后,武汉市民丁先生说。
博览会现场,AR、VR、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创新应用集中展示,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可感可触的“科技+文旅”盛宴。
“我们把‘逍遥武当’VR极致互动体验项目搬进了会场。广大游客无需远赴武当山即可沉浸式感受千年文化魅力。”湖北文旅集团旗下紫荆未来科技公司工作人员闵天亮说。
在浙江馆,专为入境游客提供服务的旅游智慧服务平台“嗨游Zhejiang Travel”前排起长队,观众可体验入境通关“一站办理”、上网通信“一卡通行”、跨境支付“一路畅通”、住宿办理“一碰入住”、行李运送“一达三通”、游线选择“一键生成”、咨询讲解“一路伴游”和外宾购物“一码退税”等线上服务。
“该平台以规划奇妙旅程、游玩便捷服务、周边趣玩发现、特色游线推荐四大核心模块为基础,以即时互译、电子钱包、打车租车、AI旅拍等多项特色功能为延伸,形成‘基础服务+特色体验’的双层架构。”平台运营工作组人员介绍,平台上线两个月累计访问量已突破24万次,服务范围覆盖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20余个国家。
本届博览会上,主办方还精心组织了系列首发、首秀、首演活动,持续放大展会的吸引力、影响力。9月12日,由深圳市欻与无影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多业态文旅沉浸式球幕空间”首秀,展现了“科技+文化+艺术+商业”多元融合模式。
多方联动 增添动力
“线上+线下”“场内+场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本届博览会突出“联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位于博览会主入口附近核心区位置的“美好生活”文旅消费展区,通过图文、视频、特色装置、模拟场景,展现“百城百区”“百城千站”工作成果。
去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中国石化实施“百城千站”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推出自驾游惠民措施,支持建设文旅主题加能站、综合性旅游服务驿站,创新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中国石化依托全国3万余座加油站,构建自驾游服务网络,为车主提供加油、住宿、旅游咨询等一站式服务。”中国石化集团首席专家、会员运营中心CEO、易捷公司高级副总裁曾涛介绍,“这正是‘百业+文旅’的生动案例,既拓展了加油站的服务边界,又为自驾游市场提供了配套支撑,解决了旅游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以金融助力文旅消费,中国银联深耕“百城百区”建平台。“2022年起,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中国银联与商业银行、中旅集团、航空集团等多方,共建‘政府+金融+文旅’平台模式,落实‘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各方累计投入超50亿元,惠及境内外游客超10亿人次,带动文旅消费超2000亿元。”中国银联展台工作人员介绍。
打卡含“唐”量最高的机场、欣赏主题彩绘航班模型、解锁低空旅游体验……不少市民游客驻足航文旅融合主题展区,近距离感受航文旅融合的最新成果。
“当下,‘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无数人的向往,彩云之南迎来源源不断的旅居者。云南首个航旅融合品牌‘旅居云南 航旅相伴’成为支撑起美好旅程的又一桥梁。”云南机场集团市场开发部主管李航向市民游客介绍,“我们还通过打造‘茶香、咖香、花香、菌香、果香、云香、书香、药香’八大特色服务品牌,全面优化旅客的出行体验,让每一位旅客在机场就能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独特魅力。”
全民参与 人气爆满
“约满了,能加票吗”“想去,能不能多放些票”……市民游客观展热情高涨,呈现“高客流”“高互动”“高意向”特点,主办方临时追加预约名额,最大程度满足市民游客的需求。
以“全民参与”为核心,本届博览会设置了“国潮文创”“美食天下”专区,统筹开展“文旅超级品牌日”线上直播活动,精心策划从博览会贯穿至国庆假期、从展馆延伸到街头的文旅IP大巡游,营造可体验、可消费的沉浸式文旅场景,让市民游客可看、可玩、可吃、可买,提升获得感和参与度。
“这个‘蒜鸟’太可爱了,我要给上海的朋友带一只!”武汉市民球球拿着刚买的“蒜鸟”玩偶挂件说,“我和朋友都喜欢互赠本地文创,既联络了感情,又能让彼此感受到对方城市的文化。”
记者注意到,国潮文创展区汇聚“顶流”文创,国博凤冠冰箱贴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购买。
“我们集中展示了恭王府博物馆近年来的文创研发成果,近百款精品涵盖生活美学、文化传承、潮流时尚等维度。全新面市的‘恭·时尚’成衣与‘恭小主’系列手办,打破传统文化边界,提供兼具文化内涵与潮流风格的消费选择。”恭王府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博览会还吸引了众多参展商在参展之余化身游客,深度领略武汉的独特魅力。
“很开心能来参展,还遇上了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昨晚我观看了开幕式的烟花秀,特别震撼,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来,深度领略武汉的城市文化。”来自江苏省的东台天仙缘景区参展商李先生说,“我们这次带来了景区自主设计的‘苏超’文化衫,希望让更多游客认识‘苏超’,了解江苏文化。”(本报记者 范朝慧 徐欣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