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从京剧、昆曲等热门剧种,到散落民间、亟待传承的濒危剧种;从传统戏台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到热门景区充满想象的演艺空间;从电影院里放映的戏曲电影展,到“昆曲宴”“百戏咖啡”等可以品尝的戏曲元素……8月29日至9月2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政府主办的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以下简称“百戏盛典”)在江苏昆山举办。全国31个剧种、53家院团、107个剧目汇聚于此,并以“百戏+”破题,将戏曲与旅游深度融合,让百年戏韵“活”在当下、“走”进生活。
戏韵流声绽新彩
“没想到熟悉的《西游记》故事还能这样改编,每个演员都功夫了得!”9月9日,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携作品《三打白骨精》亮相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戏迷陆女士对这出好戏赞不绝口。
《三打白骨精》融合婺剧“武戏文唱”的精髓,充分展现演员的毯子功、把子功。同时,白骨精的“变脸变装”绝技、孙悟空化身的“无人机小蜜蜂”以及猪八戒现原形的“金华两头乌”更为该剧增添了魔幻、科技和喜剧色彩,让家喻户晓的西游故事焕发出全新魅力。
《三打白骨精》是百戏盛典创新戏曲表达、传播戏曲魅力的一个缩影。百戏盛典期间,大批戏迷和游客通过优秀剧目展演、戏曲专题展览、戏曲电影展映等,多维度体验戏曲艺术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原浙江昆剧团团长、一级演员林为林表示,百戏盛典通过开班、展演等方式,让戏曲作品越来越受到年轻受众的喜爱。
今年百戏盛典期间,人们了解戏曲文化的渠道更加多元。比如,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策划了“光影永续 戏韵新生——戏曲电影展映”,精选7部戏曲电影佳作进行放映,并推出戏曲艺术专题展陈。“百戏盛典艺术云剧场”则整合上百个戏曲剧种的经典剧目与精彩片段,总时长超过9000分钟,并融入濒危剧种抢救性影像、AI短视频、跨界文化产品等创新内容,激发了观众了解戏曲艺术的兴趣。
位于昆山市巴城镇的戏曲百戏博物馆现已成为百戏盛典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和戏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载体。百戏盛典期间,戏曲百戏博物馆策划了“百戏戏曲月”系列文化活动,每日开展公益惠民戏曲演出,同期举办“一枝独秀 两岸同缘——昆曲艺术藏品展”、山西省濒临失传剧种戏曲对话等活动,并推出“四时有戏·白露”皮影互动、“粉墨春秋·笔识戏韵”脸谱绘制等体验活动。
戏曲百戏博物馆讲解员陈靖说,百戏盛典期间,除了日常用于表演的戏台外,博物馆中庭也成了演出的舞台,每场演出开演时,中庭两边的楼梯上都坐得满满当当。“有很多上海、浙江的游客,为了观看百戏盛典期间的演出,会专门打电话到博物馆咨询确认每一场剧的演出时间。”
入戏入景体验新
早上8时的昆山亭林园,晨雾尚未完全散去,“早戏”已在园内昆曲博物馆古色古香的戏台上开演。戏台之上,国家京剧院青年演员付佳倾情演绎着《太真外传·长生殿》选段,戏台两侧坐满了慕名而来的戏迷。
作为国家京剧院的忠实戏迷,从安徽赶来的江女士特地向单位请了年假,只为赴这场“戏曲之约”。听完戏后,她打算去尝一尝昆山有名的奥灶面,再去戏曲百戏博物馆好好逛逛。
江女士的经历,也是许多外地戏迷奔赴昆山的生动写照。为了丰富全国各地戏迷的游玩体验,百戏盛典期间的39场演出中,有17场安排在周庄古镇、正仪老街、戏曲百戏博物馆、亭林园古戏台等旅游景区、文博场馆。
作为今年承接多场演出的景区,周庄古镇更是“转角有戏,步步生韵”。9月19日晚,“百戏盛典·戏游周庄”蒲剧折子戏专场在此举办。山西临汾蒲剧院的演员们分为四组,或乘坐游船,或步行前往南湖秋月、古戏台、只此周庄入口等地,表演《徐策跑城》《采花》《小宴》等经典蒲剧折子戏,引得游客流连忘返。
江苏水乡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策划总监高良平表示,百戏盛典期间,周庄古镇古戏台每天都会有传统戏曲展演,邀请江苏省昆剧院、昆山当代昆剧院的演员前来演出。同时,周庄古镇还推出了“张厅有戏”体验项目,围绕经典剧目《牡丹亭》选段,通过舞美灯光、数字影像、轻交互体验及实景演艺等形式,为游客带来全新的夜游体验。
从昆山的“百戏之源”到南通的“潮玩戏曲”,从苏州的“梨园童趣”到连云港的“江海奇幻”……自2019年起,江苏就在百戏盛典期间持续推出“看百戏·游江苏”戏曲主题线路,并运用短视频创作、网络达人打卡等方式进行集中宣传。昆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旅游促进科科长周琦介绍,今年“看百戏·游江苏”线路设有价格补贴,报名人数较往年明显增长。“我们还推出了‘一城一戏一味’线上海报创作活动,邀请网友结合地方戏种与城市特色设计宣传海报,进一步提升百戏盛典的品牌影响力。”
百戏融入百业中
在昆山正仪老街的崇文书院,记者遇到了当地居民叶老先生。他凭栏而坐,红色的老式收音机里播放着淮剧唱腔。回想起百戏盛典期间在崇文书院露天剧场举办的两场演出,叶老先生记忆犹新:“我两场都听了,每场演出这里都围满了听戏的人,旁边的市集也很热闹。”
在昆山,越来越多的戏曲元素融入了百姓生活,“百戏+”也在每年的百戏盛典中持续升级迭代、焕新呈现。比如,陌岸咖啡今年新出品的“异曲同工咖啡”,让昆曲人物与咖啡制作技艺隔空对话,消费者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还能听一曲经典选段。十二昆伶茶社也结合《牡丹亭》设计了挂耳咖啡,每抽一袋,包装盒上的柳梦梅与杜丽娘就靠近一分,最终“相见”,让喝咖啡也能品出爱情戏韵。此外,昆山宾馆推出的“昆曲宴”,百戏市集上的粉墨宝贝戏曲人偶、黛妃戏曲巧克力以及歇马桥戏曲服饰秀等,都让百戏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
位于昆山当代昆剧院旁的面店奥灶馆开业于2019年,该店负责人潘敏清楚记得,那年正好是百戏盛典举办的第二年。她介绍,百戏盛典举办的这一个月,也是奥灶面馆生意的“黄金期”,大量观众游客和参演演员会专程到店品尝奥灶面。
又是三年新百戏,守正创新再启程。今年,百戏盛典启动又一轮“三年计划”,其中就包括探索“百戏+”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品牌的国内外影响力。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3年的百戏盛典,江苏将持续组织“看百戏·游江苏”活动,整合演出票务、景区门票、餐饮、住宿、文创消费等优惠政策,促进文旅消费提质升级,并举办百戏国潮生活荟,与服饰、美食、咖啡、书店等加强品牌联动,打造具有戏曲特点和地方文化特色的IP,让戏曲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提升城市文化氛围。(许 瑾 本报记者 邰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