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文化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面对消费需求升级、新业态蓬勃涌现等形势,文化和旅游系统紧扣“完善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核心目标,以培育市场主体为根基、以创新监管机制为保障、以优化行业服务为抓手,推动文旅市场从复苏回暖向品质提升跨越,为人们的“诗和远方”注入更多活力。
市场主体“百花齐放”
激活行业发展新动能
“以前开民宿要跑多个部门,现在通过一站式服务,不到半个月就完成了所有手续。”江西婺源民宿经营者程先生的经历,是“十四五”期间文旅市场营商环境优化的生动缩影。为推动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要求各地协调市场监管、公安、卫生健康、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明确证照办理条件和流程,优化证照办理流程。
“十四五”时期,各地均在培育市场主体上出实招。湖南省出台《湖南省文化和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并开展文化和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百名最美文旅人”评选,将游客满意度纳入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指标,引导文旅企业从“重规模”向“重服务”转型。
全国范围内,旅游民宿等级评定工作扎实推进,截至目前,共评定全国等级旅游民宿622家(甲级189家、乙级184家、丙级249家)。数据显示,2024年底,各级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依据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认定的旅游民宿约9800家,形成了“大中小微协同发展、特色业态多元共生”的市场格局。
近年来,文旅市场复苏势头强劲。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收入796.29亿元,同比增长7.61%。大型演出除演出票房收入外,直接带动观众综合消费超过2000亿元。“五一”“十一”等重点节假日文旅消费热度攀升,在线旅游市场增势迅猛,中小在线旅游企业通过“垂直领域+特色服务”实现差异化发展,市场主体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监管机制“推陈出新”
筑牢市场秩序安全线
“失信,不仅要面临行政处罚,旅行社的商誉、相关负责人的个人信誉也要接受社会公众的负面评价。”某旅行社负责人因不合理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被认定为“严重失信主体”后,深刻体会到信用监管的威力。
“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秉持应用与建设并重的理念,将信用体系建设作为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制度创新、试点示范、科技赋能等多维发力,逐步构建起具有文旅特色的信用监管新格局。2021年出台的《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为文旅市场信用管理夯实了基础、提供了依据。以此为核心,制定信用修复、文书格式、系统应用等配套制度,形成了“一部专门规章+多项制度”的“1+N”信用体系基础架构,推动文旅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走向法治化、规范化。
近年来,信用监管震慑力不断增强。截至2025年6月,全国已认定严重失信主体667个、轻微失信主体98个,通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文旅市场通”App及时进行了公示,并与信用中国网站、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在加大对严重失信行为曝光力度的同时,加强和普及诚信教育,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让信用进一步成为引导规范旅游市场经营活动的无形“指挥棒”。
行业管理“守正创新”
提升文旅消费幸福指数
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不仅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在山西省某景区,游客李女士通过张贴在游客中心的“好差评”二维码,对景区卫生问题提出建议,次日便收到整改反馈。“扫码就能评价服务,反馈的问题及时解决了,这样的服务太贴心了!”李女士说。
这是山西旅游服务“好差评”工作的具体实践——该省在国家A级旅游景区售票窗口、停车场、核心游览区等旅游场所以及旅游客运车辆的显著位置张贴“好差评”二维码,全面覆盖旅游各环节,确保游客能便捷评价。同时,专业团队开展数据分析,运用大数据技术优化服务、提升质量。面对游客诉求,做到及时反馈、快速回应、迅速整改,形成评价、反馈、整改、监督的良性循环,推动旅游服务质量与游客满意度双提升。
从地方实践到全国布局,“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系统始终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核心目标,推动行业管理向精细化转型。在标准建设方面,修订发布新版《导游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发布《电子竞技场馆运营服务规范》国家标准,以标准化手段促进行业服务水平提升;在入境旅游便利化方面,积极做好入境旅游便利化相关工作,持续提升旅游住宿、演出剧场等领域入境服务便利化水平;同时,深入实施《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探索建立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确定并指导北京、内蒙古等地13个试点单位开展旅游服务质量评价工作。
面对剧本娱乐、电竞酒店、网络演出等新业态的兴起,各地以创新思维探索包容与审慎的监管模式。文明旅游建设同样取得丰硕成果。“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系统在全国深入开展“文明旅游 美丽中国”系列活动,加大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力度,发布安全文明出行相关提示提醒,树立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的培育工作成效显著,共评选出三批共计159家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覆盖景区、酒店、旅行社等多种类型,充分发挥了标准的示范引领作用。
5年来,文化和旅游市场管理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站在新的起点,随着现代文旅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监管能力持续提升、服务质量稳步优化,我国文旅市场必将奏响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强音,为人们的“诗和远方”绘就更加绚丽的图景。(本报记者 于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