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文旅企业“喊渴”,科技企业“端水”——
安徽促文旅科技精准对接
近日举办的2025安徽省科技赋能文旅发展要素对接大会,现场气氛热烈。安徽某旅游发展公司总经理王建明快步上台,开门见山:“我们有项目,但缺场景建设技术。”
他所说的项目,是一处2300平方米的闲置国防山洞,计划改造成沉浸式历史展厅,推出实景剧本杀,并打造战役体验馆。然而,引进科技企业一直是个难题。
台下,山东某科技公司区域总监魏黎认真记录。他说:“我们有技术和案例积累,完全可以合作。”
一场对接会,串起了文旅企业的“需求单”与科技企业的“技术包”。近年来,安徽积极贯彻落实,推动文旅与科技双向奔赴、双向赋能,以科技催生新业态、新模式,释放文旅消费的“乘数效应”。
“科技创新正重塑文旅产业发展格局,推动科技赋能文旅是安徽文旅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周明洁说。
一段时期以来,安徽持续探索科技赋能文旅新路径,大力发展新型业态,成效显著。此次大会上,紫云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科大讯飞、零重力飞机工业等12家单位轮番路演,展示创新实践。
更多新业态正在落地。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产业园、京东方艺云数字文化产业基地相继落户合肥;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网络文化内容认知与检测实验室也落户安徽,助力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研发。
人工智能也在文旅领域大显身手。安徽已开展文旅大模型研发,用AI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覆盖游客“行前—行中—行后”全流程服务。旅游领域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面向节假日城市旅游客流调控和智能服务支撑平台及示范”已在芜湖落地。
“我们优化供需管理,整合资源要素,联动长三角、京津冀,聚焦科技赋能,打造资源对接枢纽、创新共享平台。”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科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本次大会同步举办的“数智文旅生态展示体验活动”,搭建了更直观的对接平台。中国电信、支付宝、东超科技等22家企业带来了智慧监管平台、VR(虚拟现实)大空间体验、低空游览等22项创新应用。活动以“展示—体验—对接”的模式,让需求方现场体验、精准筛选,供给方即时响应、量身定制,大大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安徽本土的科技文旅成果也集中亮相。2025年安徽省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名单发布,15个示范案例覆盖智慧景区、数字展演等多个领域。中国电信安徽公司系统展示了“数字+科技”文旅产品,涵盖AI、视听、低空等七大场景。徽博文物修复研究所的“宇宙线缪子无源监测设备”、东超科技的“空中成像文化展示机”、合肥听听人工智能的“AI导游耳机”、云深处科技的“AI文旅机器狗”等创新产品也联袂登场。这些产品不仅展现企业实力,更实现了技术与市场的精准匹配,为后续合作打下基础。
大会现场,长三角(紫云山)超高清XR(扩展现实)、虚拟现实融合产业园等5个重点项目顺利签约。这些项目融合了科技、创意与市场需求,标志着产业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为安徽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
周明洁介绍,下一步,安徽将以“六个一”举措为抓手,加快推进科技赋能文旅发展:出台一个行动方案,成立一个产业链联盟,绘制一张产业链图谱,每年遴选十大应用场景,每季度召开创意分享会,每年招引一批项目和人才。“我们将持续以科技赋能引领文旅高质量发展。”他说。(本报记者 孔令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