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再现“锦绣太原”盛景
首页> 旅游频道> 焦点图 > 正文

再现“锦绣太原”盛景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06-14 10:33

太原城区段汾河。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

  山西省太原市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北京、天津、郑州、石家庄等城市都在3小时高铁路程内。近年来,太原市不断加强文博场馆建设、完善吃住行娱等文旅要素,激活演唱会经济,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正在日益成为华北地区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

  博物馆之城显底蕴

  文博场所正成为太原旅游的最大增长点。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太原文物景区、文博场馆接待游客数量增长迅猛,纯阳宫、文庙、晋商博物院、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山西博物院等多个文博场所成为一票难求的网红打卡点。

  太原是拥有2500余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市委市政府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全力建设“博物馆之城”。目前太原已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01座,平均每5.4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太原现存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237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41处,从早期的晋阳城,到隋唐的龙城、并州,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一座座博物馆,连接着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未来。在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游客踏上展厅透明玻璃栈道,就能看到高大的夯土城墙和千年前人们打夯土建城的场景——这是模拟的晋阳古城遗址考古现场。

  “这段城墙原址在晋阳古城西北城角内侧,有东周、魏晋、唐代等多个时期的遗存,见证了太原城市的建城脉络。”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研究员常一民介绍。“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今年1月,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建成开放,通过一系列科技手段呈现晋阳古城多年考古成果,让市民能更好了解‘锦绣太原城’的来龙去脉。”太原市文物局局长刘玉伟说。

  太原将博物馆建设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近年来,太原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用于博物馆建设,还以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分门别类打造三晋文化、晋商文化、红色文化、重工业文化等不同类型博物馆。

  喜欢在博物馆做志愿者的市民吕志杰说:“从外地回到太原工作后,被家乡深厚的历史底蕴深深吸引。城市里博物馆随处可见,成为我和朋友了解历史文化、周末休闲的优先选择。生活在太原,我感到很幸福。”

  全域旅游打造品牌

  三山怀抱、汾河中分,山湖河林密布,气候宜人,太原有着优秀的自然资源。历史上的太原繁花似锦,李白的《太原早秋》中有“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描绘太原秋日美景,宋元时民间有“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的谚语,北宋词人沈唐有“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的赞誉……诸多名篇名句彰显着古都太原的气象万千。

  近年来,太原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相结合,逐渐再现“锦绣太原”盛景。

  远山如黛,草木葳蕤,碧波荡漾。初夏季节,太原城区段汾河景色如画,空气润泽。傍晚时分,滨河而建、全长40余公里的自行车道上,不时有跑者闪过;在网红打卡地“彩虹公路”,周末满是骑行者,不远处就是天龙山、太山等景点,太原美景尽收眼底。初夏的太原宛如一座大公园,“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美景再现。如今太原绿化覆盖率超过4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近13平方米,城市公园数量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太原市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优化完善一环(环太原东西山旅游公路)、一带(汾河景观游憩带),加快晋阳古城、太原府城、西山、汾河四大旅游板块建设,全力打造龙头景区。

  太原通过“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发力、全链条推动,充分释放省域文旅综合集散功能,提升市民游客旅游便利度。以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创建为抓手,支持各景区、历史文化街区等引进各类文旅产业;一大批非遗工美、老字号、特色书店、博物馆、美术馆、地方特色美食等入驻旅游景区、商业综合体和历史文化街区;完善业态布局,文旅业态和产品供给持续丰富,大力发展文旅康养集聚区、文旅康养示范区、文化产业园区、文旅特色小镇,形成集聚发展态势,让“锦绣太原”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显著提升。

  演唱会经济引客来

  日近黄昏,钟楼在薄暮中更显巍峨,明清风格建筑与民国建筑相间,整条街道散发出浓郁的历史气息。大宁堂、乾和祥、老鼠窟、亨得利、开明照相馆……一座座老字号在无声讲述着一段段辉煌历史。

  太原钟楼街上汇集了8家中华老字号、3家三晋老字号,占太原老字号半数以上,曾是历史上太原府城内最重要的商业聚集区。近年来改造重修后,这里不仅重新成为太原商业街区的龙头,还成为太原文旅的一块新招牌。迎泽区委主要负责人介绍,钟楼步行街激活提升了全区商业、文旅,入选了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023年,钟楼步行街总客流量达1317万余人次。2024年春节假期累计接待游客104万人次,位居山西省9条省级步行街第一。

  太原实施了文旅“三百”行动,即开发100种文创产品、推出100项非遗工美、叫响100个名优特产,让太原文旅不仅“看得见”“记得住”,还能“带得走”。同时,太原也在推动文旅场所扩容提质,加快推进钟楼街三期、太原古县城二期、晋阳里二期、森栖小镇二期等项目建设,打造千年府城会客厅。

  此外,“演唱会+旅游”更是为太原文旅增光添彩。今年以来,太原积极发展演唱会经济,邀请更多艺人来太原举办演唱会,吸引各地歌迷前来观光旅游。一场场演唱会在太原拉开帷幕,一首首经典歌曲为观众展现跨越时空的音乐魅力,也为这座城市带来更多活力。

  看演唱会的游客下飞机就有礼物;在演唱会当日增派公交车辆免费接驳并提供延时服务;歌迷持有演唱会门票,可以在演唱会举办前后免费游览多个景区、博物馆;成立演唱会经济服务保障工作专班,解决演唱会举办堵点难点问题;为歌迷提供免费饮水……太原推出多项贴心举措,优化歌迷游览体验,也带动了更多文旅消费。在太原经营相关演出场所的华舰集团负责人表示,预计公司今年全年承办演唱会将达到20场以上,累计将吸引70万名歌迷观演,带动综合消费达数十亿元。(本报记者 何勇

[ 责编:陶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4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颁发

  • 贵州瓮马铁路南延伸线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