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金昱希)近期,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会同多部门启动旅游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纠治各类涉旅乱象,查处了多起网上虚假宣传引流到线下交易、低价招揽诱骗购物、违规组织未成年人研学活动等典型案件。
虚假承诺需警惕,避雷帖子莫轻信。当前,部分过度夸赞旅行社和服务优势的内容,易被识别为广告,难以获得消费者认可。因此,网络招揽从形式、话术、角色等多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用户打开社交媒体,经常能刷到不少旅游“避雷”贴、分享跟团心得、游览笔记和不少的跟帖评论,表面看,这些所谓职业“避雷博主”教大家如何避雷,实际上大多是旅行社开设“小号”的“托儿”。他们利用游客避坑心理,绕着弯推荐自己的旅游产品,然后把消费者引到私域交易,虚假承诺骗取游客信任。有些甚至与导游、旅行社串通,一旦轻信,就会面临多重消费陷阱。
低价招揽有隐患,消费宰客没商量。当前,一些旅行社会与网络中介合作,借自媒体平台精准引流。当消费者在视频平台搜索旅游信息或者观看旅游内容时,客服就会要求留下姓名、联系方式,并以“纯玩无购物”“全程不加价”“性价比之王”等为噱头,包装美化旅游产品,打消游客疑虑,再通过落地签“补充协议”,表明购物和付费皆为游客自愿行为。游客开始行程后,有的游览项目被直接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中间穿插多个消费环节。
研学出游要谨慎,孩子安全放第一。当前,部分研学产品打着“名校访学”“名师讲堂”等虚假广告吸引学生和家长报名,实际上只能用部分高校科技园、艺术博物馆等进行“平替”,存在货不对板、只游不学的情况。另外,研学旅行参与者大多是中小学生,自身生活能力弱、社会经验少、管理难度大,存在一定安全管理风险。艺术班、培训班等开办课程的企业和社会机构未取得旅行社经营许可资质,不具备组团社基本条件,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提醒游客,订购跟团游产品时,应保持理性、谨慎的态度,提前了解热门景区与文博场馆预约政策,切莫盲目追求便宜的“低价团”,切莫打开陌生链接等支付渠道。行程中如遭遇权益受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注意留存音频、视频、现场照片、消费记录等关键证据,让违法骗局无机可乘,共筑守护首都旅游市场文明、安全、有序的清朗空间。